隧道冬季施工方案(修改后).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冬季施工方案(修改后).doc

南梁至太白高速公路工程店子沟隧道 冬季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 冬季即将来临,冬季施工时由于其寒冷的气候条件将会直接影响在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为了加强冬季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为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冬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冬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1.2编制原则 确保工程质量,经济合理,使增加的费用为最少;所需的热源和材料有可靠的来源,并尽量减少能源消耗;确实能缩短工期。 1.3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南梁至太白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店子沟隧道进出口、钢筋加工厂及混凝土拌合站。 2冬季施工期限划分 外界气温条件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或最低气温降低于-3℃时,均为冬季施工,混凝土施工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手续办理冬季施工措施审批手续。外界气温条件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高于5℃时,解除冬期施工。 进入十一月份后,要随时注意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环境昼夜平均气温指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也可在当地时间6h、14h及21h测量室外温度平均取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3工程概况 南梁至太白高速公路路线起自南梁九只窑口,顺接规划G244南梁高速连接线,沿葫芦河南侧山脚布线至东华池村,上跨X018后,沿葫芦河北侧山脚布线至莲花池水库,从水库北侧约600m处以隧道群穿过,至店子沟上跨葫芦河和X018后,偏向南以隧道穿越山林,止于G22青兰高速与太白互通西侧约1.8km处,与G22青兰高速设枢纽连接,总长37.257km。 为满足庆阳市“6873”交通突破大会战要求,庆阳市要求先行开展南梁至太白高速公路试验段工程,试验段起点位于合水县太白镇店子沟,隧道左线进口ZK33+319.000,终点桩号为ZK35+695.000,全长2376m,隧道右线进口YK33+313.000,终点为YK35+660.000,全长2347m,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5.5m,分离式路堑宽度12.75m。本项目所在地属于湿陷性黄土,地质资料为强~中风化粉砂岩,泥钙质胶接,层状构造,水平层理,隧道最大埋深161m。 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1.4地形、地貌 本隧道跨黄土丘陵沟壑地貌,沟谷纵横大,多呈“V”字形沟谷,地势高低起伏较大,最高点高程1322.0m,最低点高程1120.0m,相对高差202.0m,隧道沿线属于太白国有林场,植被覆盖率较好,在一定意义上对水土流失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隧道入口于县道X018修建,形成了约80°的陡坎,出口呈倾斜地带,坡度约为30°。 1.5气候 本工程项目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根据气象观测站资料统计,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为8.7℃,极端最高气温为37.2℃,极端最低气温为-24.7℃;平均降水量525.6毫米,最大降水量907毫米,最小降水量268.6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517毫米,平均风速1.7,最大风速14,最多方向偏北风,平均冻深0.62m,最大冻深0.9m,无霜期165天,日照2446h。 1.6水文地质特征 隧道区域内发育的河流主要为葫芦河,位于本隧道的南侧,葫芦河河床的高程1117.2米,隧道的设计高程为1137.1米,相对高差约为20米。 葫芦河发源于华池县子午岭紫坊畔,海拔高程1680m,自西北向东南,在合水县太白镇瓦岗川口出境进入陕西省,于洛川县交口河附近汇入北洛河,全流域面积5449km2,河道全长291km,干流平均坡降2.37%,属于跨省河流,其中庆阳市流域面积2330km2,占总流域面积的42.8%,河长70km,流经华池、合水两个县5个乡镇,均属于子午岭林区,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流域内较大支流有大凤川、小凤川、二将川、平定川、荔园川、豹子川等,平均含沙量7.8kg/m3,多年平均输砂量35万t,现状水质为Ⅱ类,硅化度402mg/L。 隧址区多发育“V”字形沟谷,属于季节性沟谷,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大小随季节变化明显,隧址区地下水随季节变化明显,地下水赋予形式主要有第四系黄土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微腐蚀性,在长期浸水下及干湿交替下对混凝土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根据降水入渗法计算的涌水量,预测隧道正常用水量为390.3m3/d,一般涌水均发生在雨季。 1.7地质 隧址区地质构造简单,未发现第四纪以来有活动迹象的新断裂构造和大的不良地质作用存在,相对稳定,适宜隧道建设。隧道沿线主要有第四系晚、中更新统黄土,白垩系下统环河组强~中粉砂岩组成。 1.8地震 本工程位于区域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未见新构造运动,隧道区域沿线地震设防烈度Ⅵ度,设计地震加速度为0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