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要点
二、城市的发展 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管理: 城市: 宋代城市中的市 有时间的控制 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设市;在城中有特定位置 受官府严格控制 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草市) 分散 在城中 明清: 市镇商业繁荣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主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 经济职能加强 职能 中国四大名镇 河南朱仙镇 广东佛山镇 湖北汉口镇 江西景德镇 冶铁业 航运业 制瓷业 棉纺业 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三、重农抑商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商鞅 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重本抑末 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 重征商税 2、战国: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三、重农抑商 1、原始社会末到战国:统治者重视鼓励,商业迅速发展 6、明清:重农抑商,闭关政策 4、汉代:抑制工商业 3、秦代:继续推行重农抑商 5、中唐以来:对海外贸易的鼓励 实行官商分利政策 2、假如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做生意 A、贝壳 B、铜钱 C、白银 D、纸币 1.《国语》中说:“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这反映的是 A.官府垄断工商业 B.工商业受官僚剥削 C.工商业不属于庶人,属于官僚 D.工商业者不劳而获 A D 3、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①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②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③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④劳动力也成为商品 ⑤区域性商人团体的形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D 4、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 A、《天王送子图》 B、《洛神赋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C 5.“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的这句话观点不一致的是 A.“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C.“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D.“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 C 6、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 图3 《清明上河图》(局部)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入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篇》 7.阅读以下材料: ①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②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反映了商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②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突破了时间限制,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官府控制的减弱。 图4 苏州丝织业手工工场 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而工匠“趁织为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现象。 ——《高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③从图4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又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个历史时期?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出现了具有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时间:明朝中后期;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 * 由于新版教材已删去货币的发展“从贝壳到银元”一节,该部分内容可适当讲解。调至课前讲。 * “有朋自远方来”解读 ●以海贝为货币,不是中国所独有,它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印度洋中的马尔代夫群岛即以海贝为货币,亚洲许多地方也使用贝币。欧洲人往西非购买奴隶,即使用贝币。●到了周代,青铜冶炼技术推广应用了,开始出现青铜制的钱币,称“泉”,进入了泉和贝并用的时期,孔子就处于泉贝并用的时期。泉贝并用延续了约三四百年,到秦朝,正式废贝,改用“钱”币。钱和泉是同音同物,之所以改泉称钱,是因泉只是同音假借,钱则同音还兼会意,表示发音为戋、质地是金属(铜)铸成的货币。 ●把单个的贝加工穿孔,用绳子穿起来,叫串,两串贝在一起,便叫作朋。附图1是金文中的贝氏徽,画的是一个人肩挑两串贝,是很生动的朋字。 * * ★纸雕《清明上河图》巨型纸雕《清明上河图》的出现,给中国收藏带来不小的震动,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评估一件藏品,我们要准确分析它的价值。众所周知,《清明上河图》中画有一千四百余人,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且情态各异。要再现如此宏大繁复的场景,临摹仿制尚需超常的勇气和耐心,何况是采用纸雕这种纯手工制作。从工艺上看,它不仅再现了原作风貌,而且色彩上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