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页 名师伴你行 · 高考二轮复习 · 数学(文) 基础记忆 热点盘点 提能专训 [二轮备考讲义] 第二部分 专题一 第2讲 [二轮备考讲义] 第二部分 二轮知识专题大突破 专题一 常以客观题形式考查的几个问题 第二讲 平面向量、复数、程序框图及合情推理 * * 1.命题与备考?1?向量加法、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两向量共线与垂直的条件以及向量与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的交汇问题是考查的热点内容,因此求解此类问题时要根据题目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2?复数的四则运算有时单独考查,有时与复数的相关概念、复数的几何意义等相互交汇考查,在备考时注意将复数化为代数形式再进行求解,同时注意“分母实数化”的运用.?3?程序框图经常与函数求值、方程求解、不等式求解、数列求和、统计量的计算等交汇在一起命题,求解此类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将程序框图表达的实际意义弄清楚,然后再对问题作答.?4?推理问题主要与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结合在一起命题,求解此类问题时要根据题目特征寻求规律,恰当类比.2.小题快做?1?求解与向量有关的数量积问题时,若题目中有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则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向量的坐标,将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解决,简化运算.?2?推理问题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作为归纳推理的“集散地”,以数列为背景是常见的命题形式.通过数列呈现的规律来确定数列的某一项,具有一定难度,且具有“时代性”.?3?解决算法问题的关键是读懂程序框图,明晰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的真正含义.?4?在复数计算中遇到i2要换成-1,其余的运算类似多项式的运算.
基础记忆 试做真题
基础要记牢,真题须做熟
基础知识不“背死”,就不能“用活”!
1.掌握两个定理
(1)向量共线定理:向量a(a≠0)与b共线当且仅当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b=λa.
(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其中e1,e2是一组基底.
2.熟记平面向量的两个充要条件
若a=(x1,y1),b=(x2,y2),则:
(1)a∥b?a=λb(b≠0)?x1y2-x2y1=0.
(2)ab?a·b=0x1x2+y1y2=0.
3.活用平面向量的三个性质
(1)若a=(x,y),则|a|==.
(2)若A(x1,y1),B(x2,y2),则
||=.
(3)若a=(x1,y1),b=(x2,y2),θ为a与b的夹角,则
cos θ== .
4.区分两种合情推理的思维过程
(1)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
→—
(2)类比推理的思维过程:
→—
5.熟悉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a+bi)±(c+di)=(a±c)+(b±d)i.
(a+bi)(c+di)=(ac-bd)+(bc+ad)i.
(a+bi)÷(c+di)=+i(a,b,c,dR,c+di≠0).
6.辨明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顺序结构:如图(1)所示.
(2)条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
(3)循环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
高考真题要回访,做好真题底气足
1.(2014·湖南高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t[-2,2],则输出的S属于( )
A.[-6,-2] B.[-5,-1]
C.[-4,5] D.[-3,6]
答案:D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得S=
其值域为(-2,6][-3,-1]=[-3,6],故选D.
2.(2014·全国新课标)设向量a,b满足|a+b|=,|a-b|=,则a·b=
A.1 B.2 C.3 D.5
答案:A
解析:由条件,可得(a+b)2 =10,(a-b)2 =6,
两式相减,得4a·b=4,所以a·b=1.
3.(2014·安徽高考)设i是虚数单位,复数i3+=( )
A.-i B.i C.-1 D.1
答案:D
解析:利用i的运算性质及复数乘除法运算法则求解.
i3+=-i+=-i+i-i2=1.
故选D.
4.(2014·全国新课标)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推断:甲没去过B城市,但比乙去的城市多,而丙说“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说明甲去过A,C城市,而乙“没去过C城市”,说明乙去过A城市,由此可知,乙去过的城市为A.
热点盘点 细研深究
必须回访的热点名题
[试题调研]
[例1] (1)(2014·全国新课标)设z=+i,则|z|=( )
A. B. C. 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