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年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百年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展厅一: 服饰方面 (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1840-1949年) 1、男装: 2、女装: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旗袍(旧式、新式) 请说说这分别是什么时候中国人的有代表性的服饰。 (2)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9-1978年) 3、男装: 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4、女装: 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 式的服装层 出不穷。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闭”走向“开放”。(个性化) 请分别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从服装本身的特点、服装的功能、外来影响、政治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去思考) 1、中餐:四大菜系 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 叫花子鸡、糖醋鳜鱼 清淡、味甜 淮扬菜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清香、鲜嫩、味纯 川菜 葱烧海参、烩乌鱼蛋 清香、鲜嫩、味纯 粤菜 三蛇龙虎会、龙虎凤蛇羹 清香、鲜嫩、味纯 鲁菜 特色招牌菜 口味特点 四大菜系 2、西餐:作为大众饮食方式传入的时间: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 影响: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 品厂出现。 你知道多少中西方饮食文化及其区别?西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展厅二 : 饮食方面 3、区别: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食物营养成分的搭配合 理,及营养成分是否被充分吸收),菜肴的色、香、味是次一等的要求。 中国:追求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中国的某些菜仅仅是味道的载体) 思考: 1、国家当时为什么要发放这些购物票证呢? 为什么现在我们购物时又不用这些票证呢? (教材P66学思之窗: 思考: 你认为,导致当今中国产品丰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2、 请同学们说说在改革开放前后你家饮食种类和结构的演变?谈谈其中的原因? 展厅三:居室建筑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梦想。 你知道多少中西方居室建筑?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2、西式住房开始出现(外国人来华后)。 合作探究: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 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为何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展厅四:习俗风尚 列举中国旧时期有哪些比较落后的风俗。 中国近现代习俗风尚发生变革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中国近现代的习俗风尚为什么会发生变革? (1)内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社会习俗和风尚也随之发生变化。 婚丧礼俗。 蓄长辫、女子缠足、搞迷信活动。 日历使用阴历,女子遵从“三从四德”,女了地位低下。 (1)主张婚姻自主,解放后,恋爱自由, (2)丧礼趋于简化,土葬为主开始向以火葬为主改革。 (3)民国成立后,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破除神权、反对迷 信,公历、点头鞠躬、握手;女子也开始步入社会。 (4)改革开放后: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外因: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国外的观念、礼俗等也随之涌入中国。 广州最老的西餐馆:太平馆   西式餐馆 粮票、布票和油票  改革开放后的饮食结构 窑洞 传统民居 围 屋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上海百老汇 花园洋房 沙逊大厦 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 现代家居 传统出行工具 新式交通工具 有轨电车 清末民初的传统婚礼 * * * * * 中 国 百 年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瓜州县第一中学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组 制作:王 蓉 断发易服 西式食品 花园洋房 社交礼仪 物质生活的变化 社会风俗的变化 婚丧嫁娶 废止缠足 出行工具 始于留美幼童 有钱人的时尚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 戊戌变法时期的不缠足会 1、变化的表现(尤其是大城市、通商口岸)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一、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生活 2、变化的原因 1)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客观影响 2)历届政府政策的影响 3)近代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4)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和先进中国人主动吸收西方文明 生活方式、习俗朝进步文明的方向发展,这与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相适应; 但广大农村仍旧以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为主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变化的原因 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生产积极性提高,生活积极向上 B 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C 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 2)变化的表现 A 物质生活方面: C 社会风气方面: 涤荡封建糟粕 B 风俗习惯方面: 2)变化的表现 “吃”:1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