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宋明理学4.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三教合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佛、道互相影响; 一、“三教合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新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三教合归儒 一、“三教合一”(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佛教盛行,道教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新发展;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 天道流行,发育万物,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人得之以有生。 ——《朱子语类》卷三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读大纪》 “三从四德” :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 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封服·子夏传》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 “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违背了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即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及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摧残、迫害女性的身心健康,维护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秩序和专制统治 上述思想有何消极影响? 宋明理学不可取的一面: 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材料一:蒙古兵攻陷潭州(今长沙)时,湖南安抚使李芾及部属沈忠、杨震等在城中矢尽,弹尽粮绝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为国殉葬。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子弟理学门生也全部战死殉国。不少长沙百姓在城破后也自杀殉国。宋坚持抗争一直到最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朱熹,字元晦(1130—1200),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观书有感1》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请概括:1、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天理”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先有理后有物。 2、程朱理学把人性、社会与天理直接联系,提出了什么合乎天理的伦理道德? 儒家的道德伦理:三纲五常 ②方法论 材料一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一物须有一理。”“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二程遗书》 材料二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 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二程遗书》卷二十四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合乎性的情——道心——善 人欲:不合乎性的情——人心——恶 ①世界观: ③方法论: ②伦理观: (一)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二程”(首创)、朱熹(集大成者) 主要 思想 二、宋明理学: “(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格物致知” 主张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 朱熹首先提出“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 儒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 儒学大师董仲舒 理学大师朱熹 明成祖朱棣进一步推崇朱学,钦定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三部书成为国家指导思想的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被官学化 朱熹 朱棣 程朱理学的发展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 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阳明格竹 陆王心学 材料一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