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问卷调查的“过程控制”
l74
问卷调查 的 “过程控制:
论 主体构建视 角下调查方法的整合
黄盈盈 潘绥铭
(中国人民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0872)
摘要:过程控制是保证问卷调查之科学性的基本手段。在主体构建的视角下,它主要包括以添加社区考
察来实现生活环境的可控化;以调查情境的可控化来激发对方充分呈现;以收集 “主体的构建表现”来实现
对于数据质性的可控化。基于对不同调查方法的光谱式理解,过程控制其实就是把定性调查的思路、视角与
操作原则融入定量调查之中,以便逐步走向两种调查方法的整合。
关键词:社会调查方法;方法论;调查实施;调查技巧
中图分类号:C9l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10)06—0】74~08
社会科学中的问卷调查属于方法论意义上的实证主义范畴内的科学主义流派,来源于对于 自然科
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的 “在受控条件下可重复的试验”的模仿,①并以此实现其科学性。其中,调查
的实施过程就是模仿 “试验”,随机抽样就是模仿 “可重复”。②我国社会科学界对于这两点 (随机
抽样的调查)的认识 已经比较充分,但对于 “在受控条件下”这一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要素,不仅
仍局限于统一问卷内容、统一询问方式这类底线条件,而且在方法论的层次上也尚未引起足够的
注意。
自然科学所要求的 “在受控条件下”,最通俗的解释就是: “水在 100摄 氏度沸腾”这一试验结
果,必须始终被控制在 “一个大气压之下”进行才能得出。如果在青藏高原试验 ,结果就会不同。
所以本文所说的 “过程控制”并不是要设计问卷中用于相关分析的那种 “控制变量”,而是要设计出
对于调查实施过程进行贯彻始终的全方位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从笔者提倡的 “主体构建”视角③ 出发,问卷调查的实施其实是一种人际互动的过程,所调查
到的数据其实是 “主体的呈现”而不是所谓的 “客观事实”。因此,本文所说的 “过程控制”不外
乎有两大要素:首先是研究者更加注意收集那些有利于说明或者解释主体呈现的资料;其次是研究者
主动地引导被调查者在人际互动中更加充分地呈现 自己。
本文将以笔者于2000年与2006年两次进行的 “中国成年人 口的性关系与性行为随机抽样调查”④
为例展开对于 “过程控制”的论述。但本文并非教程 ,因此对于具体操作方法仅仅简略提示。
基金项 目:国家 “十一五”重大项 目 (2008ZXIO001—003);中国人民大学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项 目。
作者简介: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性与性别社会学、社会学定性研究方法;潘绥铭,中国
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性社会学、社会学方法论。
① 这方面的论述很多,例如陈蓉霞的 《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此科学非彼科学》,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第 4期。
② 潘绥铭、张娜、黄盈盈 :《网站调查与实地调查的实证对比研究:样本偏差程度及其方法论意义》,《江淮论坛》2009年第4
期。
③ 潘绥铭、黄盈盈: 《主体构建:性社会学视角的革命与本土发展空间》, 《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④ 潘绥铭等:《当代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中国性革命成功的实证:全国成年人
口随机抽样调查结果简报,2000年与2006的对照研究》,高雄:万有出版社,2008年。
问卷调 查 的 “过 程控 制 ”:论 主体 构建视角 下调 查 方法 的整合 l75
一 、 生活环境的控制 :添加调查点的全面考察
生活环境对于人的意识与行为发挥着巨大的影响,这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共识 。在不同的生活环境
之中,被调查者可能给出不同的回答,这也并不是什么标新立异之见。因此,研究者必须注重考察被
调查者的生活环境,才能最低限度地实现 “受控条件下”这一科学的前提。可惜,我国社会学界在
设计问卷调查的时候却基本上没有考虑这一点。
正是由于缺乏了这样一种意识 (而不是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在我国的社会调查实践中,几乎
所有的问卷都是直接针对个人而且仅仅询问个人的情况。这样,即使研究者使用折射法,恐怕也很难
准确了解到被调查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结果,大量的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