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
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2.C【解析】金星离地球比火星近,因此,火星上温度较高,不适合人类居住;金星的体积更接近于地球;火星上空气稀薄,气压很低,没有大面积液态水的存在;由于火星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火星上昼夜温差较小,因此与金星相比火星更适合人类居住。
3.C【解析】纽约的区时比北京区时晚13小时,根据天宫二号发射时间是9月15日22时04分,可以推算出发射时纽约时间是9月15日9时04分。
4.A【解析】天宫二号发射时间为9月15日,此后一周内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此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渐变短;中午日影渐渐变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高度角渐渐变小。
5.D【解析】读图可知①为春分(3月21日左右),②为夏至(6月22日左右),③为秋分(9月23日左右),④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2017年春节为1月28日,最靠近冬至。
6.A【解析】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时,为北半球夏至,这一天我国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出现极夜的范围最大;开普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7.D【解析】读图可知,乙处气流上升,丁处气流下沉,因此可以判定乙处受热,气压低,丁处受冷,气压高;高空气压状况与低空相反,因此甲处为高压,丙处为低压;垂直方向低空的气压高于高空的气压,因此D正确。
8.A【解析】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①为地表径流,②为蒸发,③为降水,④为水汽输送,在这四个环节中,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
9.A【解析】若该图是大洋环流示意图,则可以判断为北半球中低纬环流,②处处于大洋西岸,可能为日本暖流。
10.D【解析】图中显示越往北气温越高,因此为南半球,此时等温线海洋上向高温凸出,陆地上向低温凸出,说明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因此为南半球夏季,为一月份。D正确。
11.A【解析】一月份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流动,因此西行的游轮顺风顺水;我国东部沿海降水稀少;地中海沿岸为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巴西为南半球,其热带草原处于湿季,草木茂盛。
12.B【解析】晴朗的夜晚,云层较少,地面辐射失去的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少,地面冷却较快,容易形成霜冻,图中①为地面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3.A【解析】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①)增多,从而使大气逆辐射(②)增多,导致全球变暖。
14.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②气压带位于南纬30°附近,所以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此季节位置南移至南纬30°以南,故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即此日北半球正处于冬季。
15.B【解析】①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气流性质为暖湿。
16.C【解析】从表中所给信息可知,连云港市5天内天气由多云到小雨再到晴天,气温由高变低,推测应该是冷锋经过,图中A为反气旋,B为气旋,C为冷锋,D为暖锋,因此C正确。
17.D【解析】寒潮、北方夏季的暴雨、沙尘暴、一场秋雨一场寒等天气都是由冷锋引起的。台风是气旋(低压)强烈发展而形成的,伏旱是受反气旋(高压)控制而形成的,梅雨是受准静止锋的影响而形成的。
18.C【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可知,该洼坑是喀斯特洼坑,属于岩溶地貌,是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的。
19.D【解析】根据题干“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石灰岩”判断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右图中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
20.B【解析】由图示可知,a处于河流上游,b处于河流中游,c位于河流下游,上游以下切作用为主,河流横切面呈v形,下游以堆积为主,河流横切面宽阔平坦,因此可以判定B正确。
21.C【解析】山区的河流冲出山口后,河道突然展宽,泥沙沉积,往往形成冲积扇。
22.C【解析】从长征的路线看,是从我国江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陕西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自然带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3.D【解析】黄土高原是长期以来风力堆积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24.D【解析】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上温度不至于过高或者过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上温度的变化不至于太大,这两点是地球上液态水存在的必要条件。
25.B【解析】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而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26. (14分)
(1)向斜 山地(2分)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而成为山地。(2分)
(2)AD(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doc
- 四川新津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12月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四川新津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12月月考试题 理(无答案).doc
- 四川新津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12月月考试题 文.doc
- 四川新津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doc
- 四川新津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无答案).doc
- 四川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3月月考试题.doc
- 四川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3月月考试题.doc
- 四川雅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四川雅安市天全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暑假练习(周考)试题(二).doc
- 安徽池州市普通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doc
-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5月月考试题.doc
-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安徽滁州市部分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12月联考试题(PDF).pdf
- 安徽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安徽肥东尚真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合肥市第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地理下学期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合肥市庐江县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安徽淮北实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 安徽淮北实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