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矿区构造角砾岩成因浅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V〇1.43,N〇.l C 第43卷第 1 期 January,2017 Sichuan Building Materials 2017 年 1 月 淮南矿区构造角砾岩成因浅探 程志忠 (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处,安 徽 淮 南 232052) 摘 要 :为了研究淮南矿区的角砾岩成因,结合淮南矿区的 西西〜南东东向展布。这一雜向构造带经过燕山运动的改 构造特征,分析了角砾 岩 的 分 布 及 其 岩 性 组 合 特 征 ,得出角 造 ,形成了现_ 的构造轮廓。复向斜内部倾角平缓,一般 砾岩下覆煤系地层无分化剥蚀迹象,但一般受构造牵引挤压 10°〜20°,为一系列宽缓褶皱,由南向北有谢桥-古沟向斜、 作 用 ,破碎带厚度较大的结论4 同时,角砾岩与舜耕山断层、 陈桥背斜、潘集背斜,尚塘-耿村集向斜和朱集-唐集背斜, 明龙山断层伴生沉积,主 要 受 印 支 运 动 作 用 形 成 ,故角砾岩 其中陈桥-潘集背斜隆起幅度最大,是复向斜内的主要构 形成年代为三叠纪晚期,侏罗纪早期。 造。详见图1〜2。 关键词 :淮南矿区;角砾岩;构造 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672 -4011(2017)01 -0158 -03 D O I : 10. 3969/j . issn . 1672 - 4011. 2017. 01. 074 〇 前 言 淮南矿丨X :位于舜耕山断层、明龙山断层、丁集- 潘集北 1.谢 桥 -古 沟 向 斜 2 . 陈 桥 - 潘 集 背 斜 3 . 尚 塘 -耿 村 向 部断层,前缘沉积有一套厚〇〜760 m (望弁X V - 6 孔)的红 斜 4 . 永 康 背 斜 5 . 阜 阳 断 裂 6. 口 孜 集 断 层 7 . 陈 桥 断 层 8 . 长 色角砾岩,因该地以对煤矿生产影响小,以前很少有人对其 丰断裂(固镇断裂带)9 . 武店断裂(固镇断裂带)10.寿县断裂 进行专门研究,通常认为是山前冲积扇沉积的早第三系地 11.阜 (阳)舜(耕 山 )逆 断 层 1Z 阜 (阳)风 (台)逆 断 层 I 3.杨 M ,本文通过大的钻孔取芯资料分析,结合淮南矿K K 域 村 集 -朱 集 逆 断 层 14.刘府断裂 构造特征来判断该地层的形成机理与沉积年代。 图 1 淮南煤田地质构造图 1 淮南矿区区域构造特征 1.1 大地构造位置 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北邻鮮埠隆起,南寒合 肥坳陷,东起郯庐断裂,西止于商丘-麻城断裂,东西长 180 k m ,南北宽15〜25 k m ,面积约3 200 k m 2,所处大地构造 2 角砾岩的分布特征 单元为华北地台 ( I )淮南坳陷(13)之淮南-谢桥复向斜 坳陷带(123) 3 据现有钻孔揭露,淮南矿匡角砾岩主要分布在大型逆掩 1.2 区域构造特征 推覆体前缘,且仅零星分布,见图3。 淮南煤田整体呈复向斜形态,主体构造线a 北西西走 向,两翼有低山出露太古界五河群、下元古界凤阳群、 元古 界青白口系八公山群和震旦系徐淮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 系。轴部具有次一级宽缓褶曲,以石炭、二叠系含煤地u 为 主,上覆新生界一般厚200〜500 m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