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褶曲构造影响区松软破碎围岩综合加固技术研究.pdf

深井褶曲构造影响区松软破碎围岩综合加固技术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期 矿 山 测 量 NO.1 2016年 2月 MINE SURVEYING Feb.2016 doi:10.3969/j.issn.1001—358X.2016.O1.002 深井褶曲构造影响区松软破碎围岩综合加固技术研究术 王建彬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文 中针对围岩破坏特征 ,提 出了高预应力全锚 索支护和滞后注浆综合加 固技术。对 已变形巷 道进行维修后先采用预紧力全锚索配合钢 筋网片支护控制 围岩的进 一步碎胀变形 ,再进行喷浆封 闭,防止围岩风化 同时为后期注浆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采用浅、深孔二次耦合注浆对 围岩 内部裂 隙 进行充填,增强围岩裂隙面的粘结强度和围岩完整性 ,提高锚索预应力往 围岩深部的传递能力,从而 提高支护承载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现场试验表明:主运输大巷采用高预紧力全锚索和滞后注浆综 合加 固技术后 ,有效控制了主运输大巷变形,保证 了巷道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 :深井;褶 曲构造 ;松软破碎 围岩 ;全锚索;滞后注浆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358X(2016)O1—0006一o3 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发展,晋城地区浅埋深煤炭资 巷埋深进入 650m以下后 ,由于受两条向斜和一条 源逐渐减少 ,基建新矿煤层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掘进巷 背斜褶曲构造和埋深影响,矿压显现十分强烈 ,支护 道围岩应力水平越来越高,高应力环境下极大增加了巷 成型后最长时间不到半年 ,最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均 道围岩变形控制难度。尤其是在深井褶曲构造影响区 产生较大变形。变形严重处两帮最大移近量达 到 域掘进巷道,穿层较多,岩层之间胶结性差,岩体 内部节 1500mnl,顶底板移近量最大达到 2500111111,主要表 理裂隙发育,易风化等因素严重弱化围岩强度 ,而且由 现为巷道帮 、拱顶 喷层大面积开裂,部分开裂严重 于巷道初始支护设计不合理、锚杆预应力损失大,预紧 处,喷层 已经脱落,裸露出钢筋网片和 围岩体,底板 力不够、支护构件不匹配、矿压监测跟不上等原因,导致 出现不同程度 的底鼓现象 ,底板变形严重处底鼓量 深井构造影响区域掘进巷道返修频繁,给基建矿井的安 达到 2200mill,如 图 1所示 。目前针对已变形破坏 全开拓和正常运输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很有必要对 巷道主要采用锚 网索喷进行补强支护 ,取得了一定 深井构造影响区松软破碎围岩变形破坏原因和加固技 效果 ,但仍未完全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所以,有 术进行深入研究。 必要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主运输大巷严重变形区 域 围岩结构进行深入调查 ,研究其变形、破坏原 因, 1 工程概况 针对性提出科学合理 的加 固方案 ,一次性解决主运 胡底煤矿3煤经鉴定为突出煤层 ,开拓大巷埋 输石门的支护难题 ,防止 出现重复多次返修 的情况 , 深在450~730Ill之间,主运输大巷 由西 向东布置在 从而保证矿井的正常开拓和安全运输 。 距 3煤层约 20—40m 的顶板岩层中,随着巷道的掘 进延伸 ,盖山厚度逐渐增大 ,在 +150nl水平落平时, 盖 山厚度达到700in以上 。采用水力致裂法对该 区 域的地应力进行 了测试 ,最大水平主应力为 17.67 MPa,最小水平 主应力 为 9.79MPa,垂直应力为 l6.27MPa,应力场在量值上属于中等偏高应力值区 域 ,以 型应力场为主,区域构造应力 占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