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一) 08.12.25 统备 个备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鉴赏中诗歌形象的类型 2.能熟练掌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的解题步骤、方法 【考纲解读】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物。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高考主要考查对形象的识别,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特征的把握,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教学过程】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一般有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等等。诗中的景物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它常常带上了一定的主观色彩。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提问方式:提问变体:答题步骤: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 课堂巩固 1. 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答案: 课后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渭 川 田 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①,穷巷②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③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④。 注:①墟落:村落。②穷巷:偏僻的里巷。③雉雊(gòu):野鸡啼叫。④《式微》:《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发语辞,微,衰落。式微:天将暮。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解说诗的主要立意。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谈谈你对这首诗意境的理解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注:“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问:试析诗中小松的形象? 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三语文教学案 3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