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变化.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变化

2017年考研大纲要求变化 一、考试名称的变化 由中医综合考试→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 二、考查目标的变化 1.学科分布 简单的六科笼统分布加以细化 (1)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要求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医学职业责任意识、医患沟通能力、医学伦理法规 (2)基础医学(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 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 常见病辨证论治(没变化) 2.培养目标 强调能力 3.层次 仍然为熟悉记忆、分析判断、综合运用三个层次→仅为细化了。 三、科目变化 增加了临床医学人文精神 四、试卷结构变化 科目题数变化比例变化分值变化中医基础理论302316.7135039.5中医诊断学302316.7135039.5中药学302316.7135039.5方剂学302316.7135039.5中医内科学304319.52858.584针灸学302213.51441.542临床医学人文精神080608五、题型的变化 A型题中增加了一道病例共用题干题(之前出过)→分值为2分。 中内→12题 针灸→6题 六、试题顺序 (一)A型题 1.基础题(1.5分) 1~9→中医基础理论 10~18→中医诊断学 19~27→中药学 28~36→方剂学 37~51→中医内科学 52~55→针灸学 2.共有题干(临床题→2分) 56~67→中医内科学 68~73→针灸学 (二)B型题(1.5分) 82~85→中医基础理论 86~89→中医诊断学 90~93→中药学 94~97→方剂学 98~101→中医内科学 102~105→针灸学 (三)X型题(2分) 106~115→中医基础理论 116~125→中医诊断学 126~135→中药学 136~145→方剂学 146~157→中医内科学 158~165→针灸学 七、各科变化(很多地方看似变化,其实只是说法变化→简练,但要求内涵未变) (一)中医基础理论→变化不大 章节去除内容增加内容绪论《神农本草经》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阴阳五行阴阳学说和五行说学的特点及综合运用气血津液人体精的概念、生成、功能精气互生互化、精血互生互化体质体质的概念、体质学说的应用病因与发病外感六淫与内生五邪的区别发病的类型病机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二)中医诊断学→变化不大 章节去除内容增加内容绪论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望诊望诊的概念和原理面部的脏腑分属部位危重舌象诊法闻诊哈欠问诊黄汗问男子→阳痿、阳强、遗精、早泄的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情况、传染病史、发病原因切诊相似脉的鉴别脉诊的注意事项真脏脉的概念、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与小儿脉病因辨证劳伤、食积、虫积、外伤所致证候的表现气血津液辨证内湿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脏腑辨证寒滞胃脘证、肾不纳气证其他辨证经络辨证的概念,十二经脉病证和奇经八脉病证的基本特点(六经辨证之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三)中药学→变化不大(位置变化、药名以药典为主→总体上单味中药均去除了来源) 药名变化具体有:重楼→蚤休;巴豆→巴豆霜;大戟→京大戟;藿香→广藿香;白豆蔻→豆蔻;茵陈蒿→茵陈;陈皮→橘皮;绿鄂梅→梅花;紫珠→紫珠叶;禹白附→白附子;白芥子→芥子;鸡血藤→大血藤;升药→红粉。 调整:将降香由止血药调到了活血化瘀药。 章节去除内容增加内容理气药青木香甘松止血药花蕊石、降香活血化瘀药夏天无降香、银杏叶、月季花最后的总数未变→仍然是重点药250味;非重点药120味。 (四)方剂学→变化较大 重点方剂→加三个(香苏散、柴胡疏肝散、二妙散),总计130首。 非重点方剂→101首。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