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术的综述以及发展方向.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技术的综述以及发展方向要点

膜技术的综述以及发展方向;发展史;年代; ;膜过程;膜蒸馏:膜技术与蒸馏过程相结合的膜分离过程,以疏水微孔膜为介质,在膜两侧蒸气压 差的作用下,料液中挥发性组分以蒸汽形式透过膜孔。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理论上100%的截留率;占地面积小、结构紧凑、建设费用低;操作温度低、可 利用废热、操作压力低、设备投资少、过程安全、易于操作。 膜结晶:由膜蒸馏发展而来。 传质面积大、诱导周期短、能够优化控制过饱和程度、异相成核的表面效应… 膜乳化:1988年由日本科学家提出。在一定压力下,将分散相通过微孔膜分散到连续相中。 优点:能耗低、制备条件温和、可形成单分散胶团/微粒、胶团/微粒尺寸和形状 均匀、通过改变膜孔尺寸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控胶团/微粒的大小等。 膜冷凝:作为一种清洁的单元操作,膜冷凝可以作为废弃的一种预处理手段,如作为CO2 废气进入另一个膜单元之前的预处理手段。与致密膜相比,膜冷凝操作压力低; 与常规冷凝相比,膜冷凝没有腐蚀现象。 目前,偶合膜过程优势明显,其中FO-RO耦合脱盐过程备受关注,该过程的分离原理是,待处理废水经过适当预处理后,泵入FO单元的进料液侧,将经过适当预处理的海水泵入FO单元的驱动液侧,通过FO膜,进料液侧待处理废水中的水通过FO膜进入到驱动液侧的海水中,进料液侧的废水被浓缩,而海水被不断稀释,被稀释后的海水再泵入反渗透系统进行处理,通过RO,获得产品水和RO浓水。 此外,MD/PRO耦合脱盐过程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常规海水脱盐系统的回收率小于40%~50%,通过这一耦合过程,可以处理反渗透海水淡化后的高含盐水,可将高含盐水排放量减少到30%,能量回收5W/m2,实现水和能量资源的高效利用。 ; 膜法污水回用是全球的发展趋势,膜法污水回用过程中,RO 仍是主导,但是在反渗透膜、膜组件以及操作上尚需改进和提高。FO和MD仍凭借其能量再生优势,在水回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未来对膜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如何降低膜过程的能耗。未来主要研究方向体现在: (1)低能量消耗的预处理工艺; (2)高通量反渗透膜的制备; (3)耦合工艺,如FO-RO-PRO的发展; (4)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 (5)厌氧工艺的使用; (6)苦咸水浓缩。 ;膜材料概述; 壳聚糖膜(CS);典型膜技术: (1)MF/UF PVDF和PVC,其中PVC膜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成本低,且具有较高的性能被广泛应用,此膜材料主要采用NIPS方法进行制备。 (2)NF/RO 由均苯三酰氯与芳香二胺通过界面聚合形成聚酰胺复合膜是目前海水淡化反渗透膜的主要制备方法。 (3)气体分离膜 已应用于气体分离领域的高分子材料有PDMS,PI,PMP,PPO,PT等。 (4)其他一些典型膜材料 A、沸石分子筛膜 是将沸石制备成厚度为纳米级的薄膜,实现分子的分离。国内不少大学都在研究沸石膜的制备,不过尚未有工业应用实例。仅有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建成了一套NaA沸石膜的工业设置,用于醇/水分离。 B、金属膜 有良好的塑性、韧性和强度以及对环境和物料的适应性。主要是钯膜、多孔Ti-AL、Fe-AL复合膜等。 未来的方向: (1)如何通过环境与分离性能关系提升膜过程的工艺设计水平; (2)如何通过分离性能与材料结构关系将膜过程的设计从工???设计推进到微观结构设计; (3)在应用过程中膜的浓差极化。 ;谢谢!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