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人坚守孤城拒不降清,求救南明却为何无一援兵来救
此此人人坚坚守守孤孤城城拒拒不不降降清清,,求求救救南南明明却却为为何何无无一一援援兵兵来来救救
1645年四月十八日,大清豫 王多铎挥鞭一指,大批清军包围了扬州城。
当时镇守扬州的正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他一面指挥军民严阵以待,一面向南明其
他三镇总兵紧急求援,但三镇无动于衷,无一前来。后来,清军用大炮轰击扬州城
墙,史可法又写下血书向南京及三镇告急,却依旧没有任何答复。二十五日,清军攻
破扬州城,史可法不幸被俘,因拒绝投降而被杀,年仅45岁。
史可法孤军奋战,大义凛然,其悲壮的义举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其浩然正气历来为人
们所称道。但感叹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当时身为南明督师的史可法,为什么被围扬
州后,连发多次救急檄文,均如石沉大海,有去无回,盼不来一兵一卒救援呢?
清代张廷玉对此评价道,因为南明“权臣掣肘于内,悍将跋扈于外”,导致史可法“孤城
不保,志决身歼”,分析得十分在理。
(图)爱新觉罗·多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爵位世袭
罔替。
一、南京拥立,得罪福王
当时南明政权的皇帝是福王朱由崧,指望福王救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正直无
私的史可法在拥立过程中得罪过这位昏庸的阿斗。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南明小朝廷的建立经过。
1644年3月19 日,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尽,明朝灭亡。
但明朝还有一个留都南京,南京的文臣武将决计拥立明王室的藩王为帝,重建明朝。
但在拥立何人为帝的过程中则发生了争议,一些东林党人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部分
将领主张拥立福王朱由崧。
东林党人的理由是“福王朱由崧是神宗的孙子,按辈份、排行应当立为王,但是他有
七大缺点:贪、淫、酗酒、不孝、虐待下属、不读书、干预官吏。
潞王朱常淓是神宗的侄儿,贤良而且聪明,应当立为王”,并且把意见用文书的形式
通报给当时的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史可法也是东林党人,他完全同意上述意见。
凤阳总督马士英主张立福王,也来询问史可法,毫无提防的史可法便把福王的七大缺
点告诉了马士英,并说福王“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但令史可法始料未及的是,福王朱由崧暗地里获得了南京政权主要武装力量江北四镇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支持,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1644年5月,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皇帝位,年号弘光。马士英因辅佐有功,入朝成为
首辅大臣。
(图)马士英,明末大臣,官至内阁首辅
马士英真称得上一个绝对的小人,他为了排挤史可法,竟然把当时拥立帝位时史可法
认为福王“七不可”的文书进献给福王。
面对虎视眈眈的清军,南明政权本来应该抱拳团结,同仇敌忾,但大敌当前,马士英
等人仍然在争权夺利,并使出卑鄙的手段对付刚直的史可法,读来让人真是无语!
我们可以想象得出,福王朱由崧看到那封文书,是何等的愤怒与不满。
虽然你史可法军事才能出众,但在拥立过程中不仅站错队,还大肆辱骂福王,换了
谁,也是无法容忍。
尽管史书上没有明说,但在福王眼里,朝堂上的史可法怎么看也有些不顺眼。史可法
心知肚明,觉得留在朝廷也很尴尬,便请求出京督军,镇守淮、扬。
福王正愁怎么打击报复史可法,正好史可法送上门来,眼不见心不烦,于是顺水推
舟,当即答应了史可法的请求,并假惺惺地加封史可法为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在拥立过程中出现立场错误,给皇帝留下极为不好的影响,史可法还能指望福王派兵
相救吗?
(图)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二、南明内讧,诸将离心
福王指望不上,那么南明政权的其他军事力量为什么不来救援?
先盘点一下南明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也就是江北四镇。总兵刘泽清驻淮安,总兵高
杰驻泗州,总兵刘良佐驻临淮,靖南伯黄得功驻庐州。在武昌,还有左良玉率领的一
支部队。他们共同组成江淮防线,防清军南下。
但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当时清兵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南明政权却在内讧。而这次内
讧,便是左良玉发起的。
左良玉是明朝旧将,在镇压李自成农民军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
后,又晋封他为侯,继续镇守武昌。
左良玉驻守武昌期间,因兵多将广,也遭到了南明政权的提防,左良玉手下部将对首
辅马士英的专权十分忌恨。
恰巧南明政权又发生了“伪太子案”,福王朱由崧将自称为太子的人关入监牢。左良玉
认为这是马士英从中作梗,便于1645年3月发布檄文讨伐马士英,率军东下。
因高杰早已被投降清廷的许定国诱杀,南京马士英急调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三镇
军队保卫南京。
三镇军队回撤平叛,江淮防线顿时门户大开,清兵乘机大举南下,包围扬州。
表面上看,南明政权确实派不出救兵来,实质上是诸将面对时局,各怀心态。因为四
月左良玉暴病而亡,南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