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要点

恶意代码的发展历史 年份 攻击行为发起者 受害PC数目(万台) 损失金额 (美元) 2009 U盘寄生虫 3000 2008 Backdoor/Huigezi 近2000 — 2007 熊猫烧香 超过200 — 2006 木马和恶意软件 — — 2005 木马 — — 2004 Worm_Sasser — — 2003 Worm_MSBLAST 超过140 — 2003 SQL Slammer 超过20 9.5亿∽12亿 2002 Klez 超过600 90亿 2001 RedCode 超过100 26亿 2001 Nimda 超过800 60亿 2000 Love Letter — 88亿 1999 CIH 超过6 000 近100亿 恶意代码的种类 恶意代码主要包括: 普通计算机病毒 蠕虫 特洛伊木马 Rootkits工具 流氓软件 间谍软件 恶意广告 逻辑炸弹 恶意代码的种类 恶意代码主要包括: 网络僵尸 网络钓鱼 恶意脚本 垃圾信息 智能终端恶意代码等 恶意代码的传播途径 熟悉恶意代码的传播途径将有助于防范恶意代码的传播 恶意代码的传播途径 硬盘,含移动硬盘、U盘等 Internet 无线通信系统 智能终端(手机,PAD,智能电视) 感染恶意代码的症状 可以从屏幕显示、系统声音、系统工作、键盘、打印机、文件系统等方面探查恶意代码 恶意代码发作前 恶意代码发作时 恶意代码发作后 与恶意代码现象类似的硬件故障 CIH是一种电脑病毒,其名称源自它的作者当时仍然是台湾大同工学院(现大同大学)学生的电脑技术鬼才陈盈豪的名字拼音缩写。它被认为是最有害的广泛传播的病毒之一,会破坏用户系统上的全部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会重写系统的BIOS。因为CIH病毒的1.2和1.3版,发作日期为4月26日,正好是俄国核电厂灾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纪念日,故曾被认为病毒作者撰写动机和切尔诺贝利事件有关,因此CIH病毒也被称作切尔诺贝利(Chernobyl)病毒。 与恶意代码现象类似的软件故障 恶意代码的最新趋势 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 当前的恶意代码发展趋势 网络化发展 专业化发展 简单化发展 多样化发展 自动化发展 犯罪化发展 病毒越来越少,木马越来越多 病毒 木马 〓 病毒 比喻作强盗,会破坏你的电脑程序和数据文件 〓 木马 比喻作小偷,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取你的信息 形势严峻 风险持续上升——个人安全 电脑PC 照相机 摄像机 遥控器 媒体阅读 POS机 导航仪 检测仪 交友中心 购物终端 播放器 IoT时代的安全威胁 智能手机 * 特斯拉(Tesla)、Google汽车 车联网,是指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实现多个系统间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时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为主的网络与应用。 万物互联(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车联网与物联网 IoT时代的安全威胁 * 智能眼镜 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智能手环、手表 360儿童手环 可穿戴设备 IoT时代的安全威胁 * 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 路由器 空间净化器 智能摄像头 安防监控 智能家居 IoT时代的安全威胁 * 智能移动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未来会从PC转向移动设备,会有各种各样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包括家电、汽车、单位里的工业控制系统都可能成为智能终端。 IoT时代的安全威胁 * 为什么会有信息安全问题? 因为有病毒吗? 因为有黑客吗? 因为有漏洞吗? 这些都是原因, 但没有说到根源 * 内因,信息系统复杂性 过程复杂 结构复杂 应用复杂 外因:人为和环境 威胁与破坏 信息安全问题产生根源 * 系统理论:在程序与数据上存在“不确定性” 设计:从设计的角度看,在设计时考虑的优先级中安全性相对于易用性、代码大小、执行程度等因素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实现:由于人性的弱点和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不完善,软件总是存在BUG。 使用、运行:人为的无意失误、人为的恶意攻击 如:无意的文件删除、修改 主动攻击:利用病毒、入侵工具实施的操作 被动攻击:监听、截包 维护 技术体系中安全设计和实现的不完整。 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