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传统木偶的造型艺术
对我国电脑三维动画角色设计的艺术价值
俞 雷
【摘要】
通过对传统木偶造型艺术和现代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研究,找到他们之间的相似点;并根据对传统木偶角色造型艺术历史和地域特性的分析,得出了传统木偶艺术的文化价值;从而将这些文化艺术价值应用于电脑三维动画中,以使我国的电脑三维动画角色具有我们自身的民族特性。
【关键词】
木偶、电脑三维动画、造型艺术、民族文化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之下,大量的异国文化也不断的渗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意味着我们当代艺术设计的潮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融合共生。电脑三维动画,作为近几年新生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如何在我们的历史传统中找到民族文化的支撑?这已成为摆在我们这些艺术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
1、关于传统木偶艺术与现代电脑三维动画艺术的相关联想。
中国木偶艺术,古称傀儡戏,是借助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戏剧艺术,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造型艺术和动态表演艺术是其两大支撑点。木偶戏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剧种,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电脑三维动画是近代计算机科技全面发展的一个产物,它运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制作生成虚拟的三维角色模型,并同样运用计算机操纵角色进行动态表演。与木偶艺术相比,电脑三维动画是一种新生艺术,具有很明显的现代特征。
然而,传统的木偶艺术与现代的电脑三维动画艺术因其都为非真人的立体角色表演,就具有很强的可比性,笔者从这一点出发,将两者进行了以下的相关联想:
两者均是为动而生,都是动的表现艺术。
两者均运用非真人的立体角色,角色的造型可以按需要任意夸张,有很强的可塑性。
两者都有属于娱乐范畴,幽默是他们的本质属性。
因此对我国古老的木偶艺术进行探讨分析,挖掘出它所蕴含的艺术特征和民族元素,必能给予当代的电脑三维动画设计一定的启迪。
2、从木偶艺术的发展史中提炼木偶造型的传统元素和艺术价值
中国的木偶艺术源远流长,它沉淀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优秀文化,萃取了华夏民间艺术的精华。在这里,笔者从木偶造型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木偶艺术的发展历史和地域特性,来挖掘我国木偶艺术的文化价值。
2.1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对木偶的产生原因尚无定论,最普遍的看法是来源于佣。《礼记·檀弓》中有注曰:“佣,丛葬木偶人也,古之丧者,束草为人形,以为死者之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亦明器之类也。中古为木偶人,谓之佣,则有面目发而大,似人矣。设机而能踊跃,故名子曰佣。”后来,在偶人和桐木偶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成设置机关而能跳跃的歌舞佣,这便是木偶戏的雏形。
在考古发现上,最早的活动木偶出现于汉代。1979年,山东莱西县院里乡岱墅村发掘出两座汉墓,内有一具特殊的木偶,其高193厘米,肢体由13段木条组成,关节可活动,坐、立、跪兼善。它的发现,一则体现了木偶自丧葬而娱人的过渡;再者表明,木偶制作已达到与真人无二、活动自如的境地,这为木偶戏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文献的记载上,汉代《贾子新书》有曰:“今妇人傅自墨黑,绣衣而倚堂其二、三十人。或博或掩,以其胡戏以相饭。上使乐府幸假之,但吹萧鼓,倒挚面者;更进,舞者蹈者时作,少间击鼓,舞其偶人。”这歌舞的偶人,即木偶戏的表演。因而汉代是木偶技艺表演兴盛并向木偶戏过渡的时期,此时木偶的文化艺术已经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木偶班社纷纷改为木偶剧团,中央和地方的政府也日益重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协助举办了大量的会演,并设置了奖项,这极大地提高了木偶戏的社会地位和艺术水平。木偶艺人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更加便捷,并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使木偶的创作手段和造型样式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造型上,在继承传统元素的同时,融入了大量的西方元素和现代元素,由繁入简,形态更加夸张、精致。重要的是木偶艺术与动漫艺术的结合,使木偶更加具有现代性,并促进了这一文化的传播。然而,又由于现代人一般不愿去接触木偶的雕刻与表演,致使有的木偶艺术形式处于消亡的边缘。
2.2木偶艺术发展中的地域特性
木偶艺术在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继承了大量优秀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造型元素;同时它在地域间横向的发展中,也融入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造型特点。限于篇幅,笔者仅就对福建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陕西的合阳线偶和东北的辽西木偶作以分析。
2.21 泉州提线木偶
木偶艺术于唐末五代即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扎根,从未断代。泉州位于中国古代的河洛地区,靠海,因此古代历史上它一直是世界各种宗教文化、中原黄土文化和各国海洋文化的汇聚融合之地。木偶艺术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与本地民间习俗和人生礼俗融为一体,构成了泉州木偶浓烈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
泉州木偶的民族特色首先表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pdf VIP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doc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培训考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操作手册.pdf VIP
- DB32T 4611-2023 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pdf VIP
- 8.煮面条(课件) 教学课件.ppt VIP
- 《新媒体技术:基础 案例 应用》课件 项目5 使用自媒体工具.pptx VIP
- 2025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26张PPT).pptx VIP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九章教师与学生.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