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1历史中期考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6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I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赤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2.《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 ( )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4.白居易诗《朱陈村》中“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  ) A.远古时期的采集生产方式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生产方式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D.古代耕作技术的落后 5.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  )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 ( ) ①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基本生产模式 ②不承担国家赋税 ③农民富裕祥和的生活情景 ④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  )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8.“(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粮钱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 A.明政府阻碍着手工业的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材料所说的“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 D.明朝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9.据《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绣,其辄敢拘刷者,禁止。”这说明了( ) A.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 B.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者世代为官府劳作 C.官府用法令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技艺水平高 10.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  )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 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11.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 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12.“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C.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14.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