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门县十大历史名人简介.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门县十大历史名人简介 三门梅姓始祖——梅 盛 梅盛(373-464),字昌图,东晋宁康元年出生于桐庐,后移居于章安宁和乡(今亭旁),人称长者,为三门梅姓始祖。 东晋隆安五年,梅盛就任南昌县令。为官勤勉,把南昌治理得井井有条,为民生建树多多,由于他秉性质直,疏于逢迎,得罪了朝中权贵,仅两年,便被谪贬到偏僻荒凉的章安任县令。 梅盛在章安兴官学,开教化,公正断案,劝谕农桑,兴修水利,推广由北方传入的先进农耕技术。五年之后,使原来贫穷落后的章安景况大变,百姓仓廪充实,日子丰足,梅盛也受到朝廷褒奖。 东晋义熙十月,朝廷下旨,升梅盛为南昌郡别驾。但此时的梅盛预感晋室将亡,具表辞谢不去南昌赴任,而且连章安县令一并辞去。在章安宁和乡开荒垦地,安家落户,并在丹邱山种竹植梅,结庐静修。 相传,梅盛日夕诵读《莲华经》,有丹凤“降于座隅经年不去”。临海郡守以凤栖丹邱山听经一事上奏南朝宋文帝,文帝下诏褒之,称为“长者”。 梅盛享年九十三岁。其后人在亭旁板沸村建有梅长者祠,宗祠内留有宋代李清照外祖父王拱辰撰写的《思凤楼记》及明代方孝孺的《祠堂碑》。   北宋名臣、水利学家——罗适 罗适(1029-1101),字正之,号赤城,海游马家山人历任泗水、济阴、陈留、江都、开封县令及提点两浙刑狱提点京西北路刑狱等。为官清正,关心民间疾苦革除弊端,平反冤狱,奖励农耕,兴修水利。提点两浙刑狱任上,亲临黄岩,百姓疏导8乡官河90里,沟通大小支流 936条,田亩受益70多万亩民谣有黄岩熟、台州足流传于世 叶兑(1307—1389),字良仲,号四梅先生,海游上叶人。 元末时局动荡,天下大乱,各路反元势力之间激战频频,百姓陷于痛苦之中。叶兑常怀忧国忧民之心,他离开书斋,游走江湖,搜集各方资料,研究济世方略。最后,经当世名士宋濂引见,与安徽义军首领朱元璋会面,献上了平定天下的《武事一纲三目》策略,建议朱元璋“北绝李察罕,南并张士诚,抚温台,取闽越,都金陵”。朱元璋奇其言,爱其才,欲留用,但是叶兑婉言谢绝:“如策可采用,使苍生早获安乐,为愿已足。取荣华富贵,并非所愿!”朱元璋厚赐而还。 朱元璋按照叶兑“迟称尊,和元朝,笼吴地,掠江汉。”十二字方针,结合《武事一纲三目》的策略,鄱阳湖打败陈友谅,迫降苏州张士诚,招揽浙东方国珍,直捣元大都北京城,不久便削平群豪,统一中原,在南京建立明朝。 叶兑在家乡教书育人之余,写些诗文自娱,共收录《四梅轩集》4卷。清编《明史》,叶兑以一介布衣而入《明史》人物列传。   明代进士、苑马寺正卿——王 亮 王亮(?—1603)字茂宏,又字稚玉,号楼峰,亭旁车溪人。 王亮出生于名门世家,年轻登科,名高一时,才华为时人仰慕。隆庆四年(1570)王亮与江南名士王士性、钟化民讲学于杭州著名的天真书院。万历五年(1577)丁丑登沈懋学榜进士,任江西进贤知县。他在任期间,裁减冗员,改革朝政。减轻农民负担,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任内积余谷银万余两,受到万历皇帝嘉奖。 王亮任兵部给事中时,革除官场陋习,开办书院,启蒙教化,成绩斐然。 万历十七年(1589),王亮任靖虏卫兵粮道,监督粮储。期间创修《靖虏卫志》,恢复书院学宫,亲往讲学,当地士人学风大振。清道光《靖远县志》赞誉: “立教约以课士学,修地志以绍文献。” 万历二十年(1592),王亮任苑马寺少卿,适逢陕西等地闹饥荒,军民喧闹,边境告急,王亮亲赴平凉,预支自己薪俸二百两,买米600石赈济饥民。 著有《稚玉集》八卷等。死后入祀府学乡贤祠。   晚清名士、教育家、书法家——章 梫 章梫(1861—1949),字立光,号一山,三门海游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翰林院检讨。历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提调、监督,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邮传部、交通部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第一任代理监督(校长)、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等职。清亡后谢绝仕途,闭门著书三十年,因此留下了清代九家帝王的志著。其作品受到溥仪的赞赏并赐言炳丹心匾额。 光绪二十七年(1901),在他的倡导和捐资下,创办了台州首家现代学堂——海游学堂(今三门实验小学)。后又将祖传老屋18间及薄田数亩捐作校产。 章梫的书法更是近代草书领域的一座高峰。被沙孟海先生称为“自唐以来千余年,学书谱者第一人”。 《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以及马叙伦所写的《石屋续渖》中均有介绍,近代三门乃至台州仅此一人。《中国书法辞典》一书评介章梫:“寄迹上海,善书法,向习六朝北魏、秦篆汉隶,皆得其妙,晚年喜李北海,孙过庭诸家。”    亭旁起义总指挥——包 定 包定(1901——1930),名本锭,号次庵,三门县亭旁镇包家村人。7岁上私塾读书,后转入亭山高等小学,1918年毕业后由宁海县知事吴葆诚委任为私立桂林国民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