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
设计方案
山西柳林凌志兴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2013年1月23日
会 审 表
会审内容 5203煤层注水设计 职 务 签 字 会审意见 矿 长 技术矿长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矿长助理 调度主任 通风科长 地测科长 通风队长 探水队长
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方案
依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第154条规定,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注水防尘措施,我矿决定对回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煤层注水是采煤工作面最有效的防尘措施之一,实践证明,实施煤层注水不但能有效减少采煤工作面煤尘的产生,而且能够改变煤体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质,减少冲击地压、煤层自燃发火,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为有效改善我矿80105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遏制煤尘事故发生,决定对80105综采工作面实施煤层注水,特编写《80105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设计方案》如下:
一、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表1-1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概
况 煤层名称 8#煤 水平名称 一水平 采区名称 801采区 工作面名称 80105 地面标高(m) +751——+791 工作面标高(m) +998--+1082 地面位置 位于田家坡村西南方向,葛家垣村以东,地面工业广场以北,地面沟谷纵横,地表切割强烈。 井下位置
及 四 邻
采掘情况 本工作面位于8#煤层首采工作面以东。四邻边界为:南以轨道大巷保安煤柱为界,北以矿界煤柱为界,西部为80103回采工作面采空区,东为80107回风顺槽,上覆5#煤采空区。 回采对地
面设施影响 本工作面地表均为沟坡农田,工作面以北有田家坡煤矿废弃井筒,回采后会造成地表裂缝、塌陷,但经复耕后可以耕种,影响不大。 走 向 长
(m) 1328 倾 斜 长
( m ) 160 面 积
(m2) 212480 煤 层
表1-2 煤层情况
煤
层
情
况 煤 层
总 厚
(m) 2.8~4.1 夹石层数 煤 层
倾 角
(度) 2°~7° 3.2 0—2 5° 可采指数 1 煤层结构 简单 稳定程度 稳定 8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下距9号煤层5.65~14.90m,平均11.70m,煤层厚度1.30~4.10m,平均2.81m,薄-厚煤层,属全井田稳定赋煤区大部可采煤层,含0-2层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夹矸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该煤层直接顶板为石灰岩,伪顶为铝土泥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砂岩。 第三节 煤质情况
表1-3 煤质情况
煤
质
情
况 Mad(%) Ad (%) V (%) Q (MJ/kg) S(%) 原煤 0.77 21 24.55 27.41 2.32 浮煤 0.64 8.57 22.61 32.73 1.79 8#煤属于低灰—中灰、中低硫—高硫以高硫为主、中热值—特高热值焦煤。 第四节 煤层顶底板情况
表1-4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煤
层
顶
底
板
情
况 顶板名称 岩 石 名 称 厚 度(m) 岩 性 特 征 基 本 顶 K2灰岩 5.80~6.40
6.12 浅灰色-灰白色,厚层状,富含腕足类化石。 直 接 顶 L1灰岩 4.00~4.65
4.40 浅灰色,较坚硬,较平整,平行层理。 伪 顶 铝土泥岩 0~0.15
0.07 是一种含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泥岩,为白灰色,可见水平层理。 直 接 底 泥岩、砂质泥岩
中—细砂岩 5.65~14.90
11.70 灰黑色,含植物化石,中厚层状,结构致密。 基 本 底 9#煤层 1.35~2.86
1.75 为中厚煤层,属全区稳定赋煤区大部可采煤层,含0-1层夹矸,煤层结构简单。 二、工作面地质构造
1.地层
井田大部分黄土覆盖。根据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沉积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上第三系上新统(N2)、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2.构造
离柳矿区位于河东煤田中部,基本上是一向NW倾斜的单斜构造,东部发育大的宽缓褶曲,成为矿区控制性构造。褶曲自东而西有离石—中阳向斜、王家会背斜、三交—临县单斜,其间伴生有炭窑沟、朱家店、湍水头等较大断层。王家会背斜由于隆起部位遭受长期剥蚀,其上含煤地层不复存在,而背斜东部分离出离石煤盆地。离柳矿区以北和以南,构造应力较为强烈,发育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