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成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成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高考中成语的考查题型。 2、归纳常见的成语错误。 3、成语题的答题思路。 4、成语题的强化训练。 2、历史典故   这类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应的历史典故。人们对某些大众熟知的历史典故进行提炼,提取其关键的人物、情节、细节、特点等,概括表述为一个(或几个)成语,用以表达某种含义。这样的成语也是很多的,比如: 指鹿为马  乘风破浪  才高八斗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草木皆兵  破釜沉舟  吐哺握发  暗度陈仓  美轮美奂 投鞭断流  三顾茅庐  程门立雪  囊萤照读  安然无恙 按图索骥  四面楚歌  打草惊蛇  请君入瓮  完璧归赵 3、名篇佳作   古往今来,很多名篇佳作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非常精彩的可圈之笔。人们为了模仿学习,便习惯于借用(或直接搬用,或略作加工)一些名篇佳作中的精彩语言,来充实和美化自己的文章。久而久之,这些语言便也成了约定俗成的成语。比如: 老当益壮  世外桃源  择善而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明察秋毫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扑朔迷离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老骥伏枥 源头活水  不求甚解 犬牙交错  鸿鹄之志 揭竿而起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舍生取义  一鼓作气  妄自菲薄 门庭若市 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游刃有余 4、俗语熟语   语言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源泉在生活。于是,民间的一些流传甚广的俗语和熟语,也是成语产生的沃土。民间语言在表情达意的时候,其语言最为生动形象,也最为浅显易懂。很多语言深入浅出,甚至饶有趣味。它们的加入,使得汉语成语宝库熠熠生辉。比如:   七上八下   三长两短  半斤八两   功到自然成  隔墙有耳  (不可)同日而语 成语中的文言现象   汉语成语因其固定性和历史性,使得成语中保留了许多文言现象。比如:词类活用、通假、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许多典故等。   1、词类活用   (1)名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兵不血刃  血:沾上血。     名词的意动用法:    草菅人命  草菅:以……为草菅     名词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名词用作状语:     日新月异  日:一天一天地,每天地 (2)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入不敷出  入: 沉鱼落雁 沉(落):使……沉(落) 2.通假   汉语成语中的许多语素,依然保留了当初的通假现象,因此,今人在使用这些成语的时候,往往也保留其当初的写法。这虽然影响了后人对于成语语意的正确理解和正确书写,但是,它也更好地保留了成语的本来面目。比如:   再接再厉  “厉”通“砺”,其意为“磨砺”;但仍用其通假字“厉”。   厉兵秣马  “厉”通“砺”,其意为“磨砺”;但仍用其通假字“厉”。   拨乱反正  “反”通“返”,其意为“返回”;但仍用其通假字“反”。   瑕瑜互见  “见”通“现”,其意为“出现”;但仍用其通假字“见”。   一暴十寒  “暴”通“曝”,其意为“暴晒”;但仍用其通假字“暴”。  3、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指的是和现代白话表述结构不一致的一些语言结构特点,比如倒装、省略;还有一些语言句式,文言文和现代文采用了不一样的表示方法,比如被动、判断等,也称为特殊句式。   多数成语脱胎于文言,因此,成语中的特殊句式现象也很普遍。   (1)倒装句:     时不我/待  宾语前置,“待”的宾语“我”提前     夜/以继日  介宾倒装,介词“以”的宾语“夜”前置     持之/以恒  状语后置,状语“以恒”后置于中心语“持之”  (2)被动句:     为人所制   为情所困     文言中一般用“为……所……”形式,表示被动结构。  (3)省略句:     贻笑(于)大方   省略介词“于”     千钧(系于)一发  省略谓语动词“系于”     羞与(之)为伍   省略介词宾语“之” (4)判断句: 胜败乃兵家常事  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成者为王,败者寇 浮生若梦  蝉翼为重  千钧为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成语中经常用“乃”“则”“若”“为”等词语表示判断语意,有时也省略判断词,直接表示判断。 4.古今异义:   成语中的许多语素,其意义和现代汉语的常用义不相同(甚至相反),这也导致今人在理解成语时往往遇到困难和障碍。这种现象就是因某些语素的“古今异义”现象造成的。比如:   金城汤池  池:古时指“护城河”   泣涕如雨  涕:古时指“眼泪”   走马观花  走:古时指“跑”   悬梁刺股  股:古时指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