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到民间采风去》幻灯片
赛龙舟、包粽子、撞蛋吃蛋、悬艾叶和菖蒲、写符念咒、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饮雄黄酒等。 “端午节这天,有这样的风俗,家家户户的门前挂着菖蒲(一种绿色的大树叶),然后把它剪成两柄剑型交叉着贴到大门上,据说是为了避邪。人们还要喝雄黄酒,还在小孩的额头、胸前、耳根抹雄黄,以去腐除尘,驱疫避邪。过去,老人们还会在端午用艾叶草熬成药草汤为小孩子洗头,也是为了防止孩子来年长一种类似于疮的皮肤病。这些民俗活动也许在过去那个卫生条件欠缺的年代是有一定的防病意义的,其实它们更多的是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希望每个人尤其是孩子来年平平安安的。可惜我们现在的端午节只是吃吃粽子而已,即使是粽子也是父母去店里买现成的。难怪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都过得没有印象和乐趣。” 真实地记录在本次活动中有关端午内容的点点滴滴。 内容可以按照本次活动的流程来记叙:可写家乡关于端午的起源、介绍一下家乡端午的习俗、再说说家乡关于端午的文学作品、然后谈谈看法,最后不要忘了,就像我们的活动一样,随笔性的文章除了要有丰富的内容,还必须有一条串连它们的线索——那就是端午这个主题。 * * 一.“端午”的起源 二.“端午”习俗知多少 三.“端午”文化品味 四.“端午”的根在何处? 五.”端午”随想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称重五。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 “端午”习俗知多少 搜集有关描写端午的文学作品、诗歌、民谣等,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仔细去品味这些蕴含乡土生活气息的文字.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