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教学设计(选修3).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手性”位于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在这一节当中,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CHFClBr手性同分异构现象,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2节《糖类》亦有出现并且涉及手性分子的结构。因此,本小节对“手性”的学习,应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学习手性分子的结构特点,体现从结构角度学习有机物性质的有机化学学习模式,使学生对“手性”有更本质的认识;从另一方面来看,通过手性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到“手性”对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魅力,并从手性的科学史中体会化学哲学思想。 二.学情分析 1.知能储备 “手性”是一种同分异构现象,高二学生通过之前必修二第9章《常见的有机物及其应用》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了同分异构体知识,为“手性”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2.学习方式 喜欢从生活周边熟悉的事物或现象入手学习新知,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在自己动手过程中得到认知和体验。 3.认知方式 学生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建构。 三.设计思路 关于手性分子的内容教材中尽管先后在选修3和选修5中两次出现,但每次都只有短短的几行,相信也不会成为高考的热点,但当我深入其中时才发现这其中竟然有如此深奥的哲学思想,在教学中最美的,最深刻的东西往往由于我们本身认识的缺失而随手弃之,而对那些乏味的题海却乐此不疲,这是一个值得纠正的现象。 对于教材中科学家相关史料的使用,我们往往局限于对科学家忘我科学精神的介绍,以此来感染、熏陶学生。但我们发现,只介绍科学家如何废寝忘食,如何通宵达旦在教学中的作用是非常肤浅的,作为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更渴望了解科学家看待问题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灵感以及处理问题的智慧。我们在处理教材的这些科学史料时,要善于发现其中蕴含的美,用欣赏敬佩的眼光去看这些史料,然后引导学生来发现这些美。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之美 第二板块:对称世界的不对称之美 第三板块:天使与魔鬼之间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2.初步学会判断手性分子 3.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2.通过模型拆分和组合,发现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的结构特点,认识手性分子的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发现“巴斯德与手性”实验之美,体会化学哲学思想,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3. 了解“手性”是一把“双刃剑”,感受其在生产药物上的巨大意义,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的概念及结构特点;判断手性分子的方法 难点: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判断手性分子 六.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根据“手性”这一节抽象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借助模型组合和拆分),即“边讲、边演示、边归纳”的探究教学法。充分运用有机物实物模型和电脑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动手拆分组合模型,通过边做边思考,产生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继而对手性异构体和手性分子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再演示归纳出规律,与学生达成共识。真正掌握方法和要点,最后进行练习巩固难点。 2.学习方法 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充分的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特点。 七.教学用具 球棍模型、镜子、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之美 【引入】俗话说得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有事没事大家都喜欢照个镜子,刚刚我还看到几个同学从活动桌上的镜子里偷看了自己几眼。镜子好啊,能让我们在镜子里看到另一个自己,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镜子里的“自己”真的跟实实在在的我们一模一样吗? 【学生活动】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刘谦变个魔术,让镜子中的分子“走出”镜子,看看它的“真身”跟实际存在的分子是否真的一模一样。 【制作模型】每个小组的活动桌上有一个组装好的CHFClBr分子模型,把分子模型放到镜子面前,能在镜子中看到其镜像,动手制作镜像中看到的模型。 【问题讨论】互为镜像的两个CHFClBr分子模型都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了,你认为这两个分子是同一种分子?还是不同的两种分子? 【学生观察】同一种分子两种不同的分子 【动手演示】两个分子互为镜像,分子式相同,原子组成和排列也相同;请大家尝试一下让这两个分子在三维空间上重合。 【得出结论】发现无论如何两个分子都不能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