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岩浆、岩浆作用与岩浆岩 岩浆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炽热而富含挥发分的具有粘性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作用是指岩浆从形成至运移到地下浅处或喷出地表,再冷凝成岩的过程。 根据岩浆是否喷出地表可分为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 由岩浆作用形成的岩石称岩浆岩。 固体地壳及地幔中产生岩浆的原因 局部地温的升高:对流;板块运动(动能-热能,摩擦热,相变,热流体);大陆碰撞等 挥发分使源岩的起始熔融温度降低。 大断裂诱发的减压熔融 1. 岩浆喷出作用 也称火山作用,特指喷出地表的岩浆作用。喷发类型受火山通道类型的控制,分为: 熔透式喷发:地质历史时期,地壳很薄而被地下岩浆大面积熔透,以致造成岩浆在地表的大面积溢流。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一条大裂隙或断裂带上升喷出地表。其喷出岩浆多为基性、少或无猛烈爆炸现象。 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管状通道喷出,是现代火山的主要形式。喷出物若以基性熔浆为主,则无爆炸过程(宁静式)。反之,酸性往往伴随猛烈的爆炸(暴烈式)。宁静式与暴烈式交替出现则称递变式。 火山构造: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一般由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颈等组成。 岩浆喷出作用的产物 岩浆喷出物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气态喷出物,气态喷出物和气态喷出物。 气态喷出物:以水蒸气为主(70%以上)次为CO2、SO2、N2、H2 S。 2. 岩浆侵入作用 岩浆侵入作用:岩浆运移到地下不同深度冷凝成岩石的过程。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根据侵入深度不同分为浅成侵入岩(深度3km)和深成侵入岩(深度3km)。 浅成侵入体的类型: 1.岩床。2.岩墙。3.岩盆。4.岩盖。5.岩脉。 岩基:出露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深成侵入岩,与围岩呈不协调接触,平面上呈椭圆形。常由花岗岩类组成。 岩株:出露面积小于100平方公里的深成侵入体。平面上多呈近圆形或不规则状。岩株与围岩呈不协调接触,岩株可单独产出,但下部常与岩基相连。 岩浆岩成分 岩浆岩化学成分特点: 岩浆岩中元素克拉克值顺序与地壳中克拉克值基本一致; SiO2是最重要的氧化物,据此可划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 K2O和Na2O是重要指标,(K2O和Na2O)2/(SiO2-43)=? (里特曼指数) 3.3为钙碱性岩,3.3-9为碱性岩,9为过碱性岩。 主要矿物:在岩石中含量较多,是确定岩石名称不可缺少的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正长石、石英等。 次要矿物:在岩石中含量较少,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作用但可作为确定种属名称的矿物。如黑云母、石英等。 副矿物:含量极少,对岩石分类命名不起作用的矿物。如磁铁矿等。 3. 岩浆岩的岩石化学分类 根据岩浆中SiO2含量分为: 酸性岩浆岩(SiO266%); 中性岩浆岩(SiO266-53%); 基性岩浆岩(SiO253-45%); 超基性岩浆岩(SiO245%)。 三类岩浆岩的SiO2含量差异 岩 浆 岩 分 类 表 影响原生岩浆成分及类型的主要因素 源岩及源区(地幔,陆壳,俯冲洋壳) 岩浆起源时的压力(深度) 岩浆起源时的温度及熔融程度 挥发分的种类(H2O/CO2比值) 流动的熔岩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其组成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结晶程度分类: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 根据矿物颗粒绝对大小分类: 显晶质结构(伟晶结构,颗粒直径10mm;粗粒结构,10-5mm;中粒结构,5-2mm;细粒结构,2-0.1mm) 隐晶质结构:矿物颗粒细小,放大镜分辨不出矿物。 岩浆岩结构 根据矿物颗粒相对大小分类: 等粒结构:岩石中同种矿物颗粒大致相等。 斑状结构: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悬殊,大的称为斑晶,小的称为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往往结晶稍早,自形程度高。 似斑状结构:与斑状结构相似,只是基质为显晶质。 连续不等粒结构:矿物颗粒连续变化,分不出基质与斑晶。 花岗闪长岩及包体 安山岩中的斑状结构 辉绿岩中的辉绿结构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主要类型有: 块状构造:矿物分布均匀,无一定排列方向。 斑杂构造:不同部位矿物组合或颜色有很大差异,杂乱无章。 条带构造:不同结构或矿物成分呈条带相间平行排列。 岩浆岩的构造 流纹构造:不同颜色的条纹和气孔等平行排列。 气孔构造:当挥发分从熔浆中逸出时,形成气泡,当岩浆快速冷凝成岩时,气泡保留下来,为不规则状空洞。 杏仁构造:气孔构造中气孔被后期物质充填而形成的构造。 枕状构造:常见于海底溢出的基性熔岩中,由大小不等的枕状体堆积而成。 枕状构造和火山岩中的柱状节理 辉长岩中的带状构造 变质作用:由于地壳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地热流等内力地质作用,引起岩石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原岩(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和早已形成的变质岩)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