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要求及评与分标准 2
评分标准
(1)平时成绩(40%):出勤率占20%;平时作业占20%(选择两个问题进行简单回答)。
结合课堂讲授及视频资料,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得分90-100;涉及问题的专题,但没有明确回答问题的,得分80-90;触及专题,但答非所问的,得分60-79。
(2)期末论文(60%):结合自己的游历或兴趣,写一篇关于中国历史文化地理的论文或随笔,要求有自己的思想或观点。
论点突出、论据充分,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观点,逻辑性强,结构清晰,得分90-100;论点突出,通过归纳、整理相关材料,论据合理,但没有自己的观点或思想,得分80-90;有一个中心主题,收集资料进行流畅表达,完全没有论点和观点,得分60-80;完全没有主题的材料堆砌,得分60以下。
之力。
关于探究西藏日喀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总结
地球科学院赴日喀则地区社会实践团
摘要
我们很多人都在向往着去西藏旅游,领略那里的自然风光,但是除了一些专家学者外,可能很少有人会去了解西藏地区的文化,只知道西藏很神秘,宗教文化相当的具有西藏民族特色,其实也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西藏具有非常丰富的宗教文化,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的保护,这也是西藏特产中的一部分。为了探究感受西藏非物质文化,我们小组去了日喀则拜访了很多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深刻体会了西藏文化。
关键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藏 刀;藏戏 ;藏传佛教;神秘;神圣
我们小组实地考察了日喀则地区的人文风情,拜访了各个西藏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了解了西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藏族人民虔诚的信仰。
我们首先拜访的是日喀则 拉孜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拉孜藏刀传承人次旦旺加,这一路来,我们突破缺氧,紫外线毒辣,语言障碍等重重阻碍。终于见到了次旦旺加,他是一个和蔼的老人。他 跟我们讲述了藏刀本身的历史文化,他做藏刀的趣事,以及他对这些文化的敬畏。然后拜访了藏戏代表性传承人次仁。我们观赏了一处藏戏,虽然语言听不懂,但是 仍然能感受到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先的尊敬,以及对藏传佛教的虔诚。藏戏一般气势辉煌,声音嘹亮,语速也比较快,说唱很多。不仅如此,西藏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大都是通过艺人口述,或者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我们实地考察的有这些,但是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这些,我们还通过老一代人的口述,自我了解,介绍一下。经过国家、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在我国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西藏就有22个申报事项榜上有名。大部分为西藏单独申报,个别事项为西藏与兄弟省市共同申报。分别是:
a、民俗类:雪顿节;
b、传统医药类(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
c、民间美术类:藏族唐卡,拉萨风筝;
d、传统戏剧类(藏戏):拉萨觉木隆、日喀则迥巴、南木林湘巴、仁布江嘎尔、山南雅碧扎西雪巴、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山南门巴戏;
e、民间舞蹈类: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昌都锅庄舞、山南昌果卓舞、芒康弦子舞、丁青热巴舞、那曲比如丁嘎热巴舞;
f、民族手工技艺类:山南地区和日喀则地区的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藏族造纸技艺;
这些都是独一无二,需要我们传承下去的。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体会很深刻。首先是西藏的风土人情,生活在一份净土上的人民的纯净。再者,这次的实践之路是艰辛的。我们克服了路途遥远,语言障碍,气候不适,网络不通等种种障碍才换来这个来之不易的感悟。
全体实习成员:奚凤 许芸迪 董芳
文:奚凤 董芳 图:许芸迪
参考文献
1.田丽:我区召开非物质文化渍产保护工作会议[J].西藏日报2006-12-28
2.巴莫曲布摸:何谓“保护”——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渍产公约生效之际[J].中国民族报,2006-4-28
个人总结
西藏日喀则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总结
地球科学院赴日喀则地区社会实践团
摘要
被誉为“世界上 最后一片净土”的西藏一直是人们向往已久的地方。西藏之所以神秘而且圣洁,不光光因为她地域辽阔,无污染的土地,更是因为藏族人民的淳朴,以及他们坚守的 民俗文化。这次西藏的实践活动主要探索了西藏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敬仰藏传佛教的神圣。
关键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藏 刀;藏戏 ;藏传佛教;神秘;保护;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神和人类文化的瑰宝,以及民族智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象征,既有精神层面的教育,又有物质层面的经济利益。西藏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地区,非物质文化十分珍贵。所以,我们小组决定去西藏日喀则地区探索西藏的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种类型,有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 语言;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