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陆建猷讲座:国学基础与干部休养要点
国学基础与干部修养 * * * 思考: 国学是学术文化还是一般文化? 一、国学概念的意思举要 二、中国文化的曾经级差 三、国学科目的名论择举 四、国学走向现代化的寄望 * * * 出于其类,拔乎其萃。 ----《孟子·公孙丑上》 国学在“过去时”上属于中国传统的文化类型,但不是一般的平面文化概念,是区别于一般的平面文化的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大系里出类拔萃的学理论域。 将这些科目领域描述成中国文化的学术萃林,怀以眷忱再溯民族精神的这一人文渊薮盛景,将是人生对于意义价值的憧憬。 * * * 一、国学概念的意思举要 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 国学涵概的学科领域 国学称谓的原因由来 国学与传统文化别异 (一)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 “国学”即中国学问,是中国学术文化的本体。 源流上,发端于春秋时期学派学者对夏商周三代经典《易》《书》 《诗》《礼》《乐》《春秋》的诠释研究 载体上,肇始于春秋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 * * (二)国学涵概的学科领域 “国学”的学术文化形态涵概: 三代时期的经典及其思想原理、春秋以降的诸子学派及其学说、汉代以降的儒家经学、汉代至民国间相沿而成学统的 语言文字、甲骨金石、章句训诂、文献考据、版本校勘、姓氏谱牒、宗法礼俗、宗教信仰、历史地理、天文历法、农学技艺、医药颐养、科学技术、音乐声律、辞章艺术、学校教育、科举书院、典章制度、哲学义理。 * * * (三)国学称谓的原因由来 中国学问以“国学”指称始于近现代交替之际——19世纪末叶西学东渐与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对接。 20世纪30年代前后,学术界渐以此称指表中国传统学术文化。 经典诠释与领域拓展是国学作为中国学术文化的主要运动形式 。 * * * (四)国学与传统文化别异 国学是中国的学术文化 国学不同于人们习惯称谓的“传统文化”。 文化或传统文化是文化的广义形式,由物质形态、智能形态、规范形态、观念形态等板块组成,是学术文化的基础,而国学则主要体现观念形态的领域性和学理性,是文化或传统文化的高次元形式。 * * * 二、中国文化的曾经级差 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板块 国学与 “四民”社会分工传统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存在差距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载体差异 (一)文化的基本涵义及其板块 文化是社会人的历史实践所创造和受益并依赖人与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而丰富发展的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统一形态。 * * * 文化按其整体机制和功能可以划分为: 物质形态的文化 智能形态的文化 规范形态的文化 观念形态的文化 国学作为中国的学术文化,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单一学科或领域不能说明国学的抽象包涵和概括,国学之“学”指表中国学术文化的学理形态。 * * * (二)国学与 “四民”社会分工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古典文明发达成熟的历史时段。 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主体是士、农、工、商,即“四民”社会分工。 “四民”社会主体职能: 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 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 公曰:处士、农、工、商若何? 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国语·齐语》 * * * 士人以观念文化奉献于社会生活。 士人与农、工、商形成精英与大众文化差异 早期经典及其原理是给士人识读的文本 大众通过学校教育和自学获得经典的教益精神 (三)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存在差距 精英文化以思想原理和学说观念为主要表现 大众文化以生产技艺和社会意识为运动形式 夏商周三代成书的《易》《书》《诗》《礼》《乐》《春秋》奠立了中华思想的原理 * * * 春秋战国间的诸子百家争鸣创立了学派的诸子学 汉代迄止清末作为断代特质的时代主题性思想 由人文学科的经史子集及向社会科学的经济政治法律,表明国学作为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差异。 (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载体差异 精英文化主要体现士人学者对科目领域的原理学统探讨,大众文化则以物质生产、智能开发、规范认同展示其形式。 国学是以观念文化为其内涵的民族学术文化。观念文化的载体也就是它的创生主体,这一主体是由随历史时代递进的王官与士人先后共同担当的。 古代经典与后世文献中的圣人明君、贤人君子、士人学者是观念文化的创生和传承者。 * * * 三、国学科目的名论择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数学冲刺试卷(理科)(二)解析版.doc
- 临沂市最近6年中考物理试题2011-2016年临沂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 阿长与山海经完整版.ppt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共28张PPT).ppt
- 阿长与山海经01.ppt
- 2016届四川省南充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解析版).doc
- 2016届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ppt
- 2016届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等校高三联考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阿长与《山海经》黄艳明整理.ppt
- 2016届四川省宜宾市高考适应性政治试卷(B卷)解析版.doc
- 深孔钻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pdf
- 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京师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pdf
- 消息范文200字XX年 .pdf
- 湖北省各地市2023-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03解答题(提升题)知识点分类.pdf
-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pdf
- 河南省淮阳区羲城中学2022-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 .pdf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年九年级中考二模科学卷 .pdf
- 法学论文参考题目【各种论题大全】 .pdf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2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pdf
- 河北单招考试九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