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十六字母
所谓字母,就是汉语声母的代表字。三十六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时代汉语的声母系统。
五音:古人根据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字母)分为五类,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唇音,称为“五音”。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合称“七音”。
浊音、清音:音韵学家把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声纽(声类)叫做“浊音”,把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声纽叫做“清音”。(声纽不等同于现代意义的声母)
发音部位
新名 清浊
旧
部位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双唇 唇音 重唇 帮 滂 並 明 唇齿 轻唇 非 敷 奉 微 舌尖中 舌音 舌头 端 透 定 泥 舌面前 舌上 知 彻 澄 娘 舌尖前 齿音 齿头 精
心 清 从
邪 舌面前 正齿 照
审 穿 床
禅 舌根 牙音 见 溪 群 疑 喉音 影 舌根 晓 匣 舌面中 喻 舌尖中 半舌音 来 舌面前 半齿音 日 (上表录自曹述敬主编《音韵学辞典》)
三十六字母,唐以前未有言之者。相传出于僧守温,温亦唐末沙门也。司马温公《切韵指掌图》,言字母详矣,初不言出于梵学。至郑樵作《七音略》,谓华人知四声而不知七音,乃始尊其学为天竺之传。今考《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与三十六母多寡迥异。四十二母,梵音也;三十六母,华音也。华音疑非敷奉诸母,《华严》皆无之。而《华严》所谓二合三合者,又非华人所解。则谓见溪群疑之谱出于《华严》者非也。(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九八页,上海书店出版,1983年)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南史·陆厥传)
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梁书·庾肩吾传)
《康熙字典》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上古声母
牙音 见k 溪kh 群g 疑ng 舌音 端t 透th 定d 泥n 余j 章tj 昌thj 船dj 书sj 禅zj 唇音 帮p 滂ph 並b 明m 齿音 精tz 清ts 从dz 心s 邪z 庄tzh 初tsh 崇dzh 山sh 俟zh 喉音 影○ 晓x 匣h 半舌 来l 半齿 日nj 字母后“h”送气音。“ng”是鼻音。
教材为三十二声母。王力《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均为三十三个,多一个“俟”母。山母亦写作“生”。
声母亦称“纽”。同纽为双声。同类同直行,或舌齿同直行者为准双声。同类同横行者为旁纽。同类不同横行者为准旁纽。喉与牙、舌与齿为邻纽。
参考书:王力《汉语语音史》34页、王力《同源字典》13、18页。
就古汉语学习来说,掌握上古音最重要,用处最多。但古音学习来说,须以中古音为基础,熟悉中古音,可上溯古音,下推今音。而且中古音有现成的资料和成果,比如《广韵》、三十六字母、等韵图等。所以教材讲古声母是倒着推上去的。
上古声母到中古声母的分合
分化:
帮 滂 並 明
帮、非 滂、敷 並、奉 明、微
从重唇音中分化中轻唇音。古无轻唇音。
端 透 定 泥
端、知 透、彻 定、澄 泥、娘
从舌头音中分化中舌上音。古无舌上音。
合并:
章、庄 昌、初 船、崇 书、山
照 穿 床 审
舌音章组与齿音庄组合并。
余、匣
匣
逆推,主要结论就是:
唇音少了四个,只有重唇音 帮、滂、並、明四个。
舌上音 知、彻、澄、娘,在上古分别并入 舌头音 端、透、定、泥。
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 和 牙音 见、溪、群、疑 保留,和中古一样。
正齿音 照、穿、床、审、(禅) 一分为二。
四、“余下”问题就是“余匣”。
关于“等”的概念
古人把韵分为四等,主要是就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及介音(韵腹及韵头)的发音状况而言的。四等的分别,实质在于韵母发音时口腔开口度的大小(洪细)。清代音韵学家江永《音学辨微》说:
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
等韵图是反映汉语声、韵、调配合关系的分栏表格。一韵分四栏,从上往下为一、二、三、四等。
等本指韵而言,但因声母、韵母有一定的配合关系,所以声母也跟着分等。
音韵参考书
王力《汉语音韵》,中华书局,1963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李申等《音韵答问》,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BNCY002-2023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pdf VIP
- 机关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VIP
- 2025年中级(四级)营销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VIP
- 大数据概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西双版纳红茶 晒红茶.docx VIP
- 室内装修全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2025年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医学基础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50个广告分析.doc VIP
- GB32030-2022 潜水电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2).pdf VIP
- (语文)福州时代中学2020级初一新生入学检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