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国土整治和开发.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 考点搜索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综合治理。 山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农业低产区存在的原因及综合治理。 商品农业发展的条件、问题及发展趋势。 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海岛、海域开发的意义、面临的问题及环境保护。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一节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地理背景: ⑴特征:①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②千沟万壑,支流破碎 ⑵脆弱的生态系统 ⑶尖锐的人地矛盾:恶性循环 ⑴形成原因: ⑵整治措施: 发展农业自然条件评价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不利:①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②低温时间长③春季气温回升快,春旱④土壤贫瘠⑤沟壑纵横,不利于连片耕作 可持续发展:①控制人口 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生态环境 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④加大科技投入,倡导绿色、生态农业 ⑤调整农业结构,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谷子、小麦、优质苹果 第二节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 1、背景: ⑴位置和范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内蒙古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 ⑵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新疆境内)三山夹两盆。 ⑶自然特征: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②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 2、分布: 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 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 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②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③大风吹杨 ⑵人为原因:①过渡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渡农垦 ④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4、治理: ⑴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⑵干旱地带沙漠边缘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内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 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第三节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 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坝址: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 功能: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 防 洪 自 然 原 因 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 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 人 为 原 因 上中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中下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 ——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 概况 荆江河段(枝城到城陵矶)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 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 三峡 水库 作用 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中下游暴雨形成的洪水; 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缓解洪水对武汉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 发 电 水能丰富: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 意义:长江三峡水电站可装机容量超过2240万千瓦,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 供应地区:主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少量供应往重庆、川东; 环境效益:可代替原煤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及大量废水、废渣; 航 运 川江航道(宜昌至重庆,长660千米),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 水库作用: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可从上海直达重庆; 三峡的其他作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至华北)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