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块二 第讲 近代中国的新方向——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主题:水与社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筒车、水力织布机、第聂伯河水电站 添加的关键词:漕渠 简要阐释:中国古代修建漕渠,使用筒车灌溉农田,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水力织布机等,解放了劳动力,工业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电力成为社会经济与生活的重要能源。第聂伯河水电站是水力发电的代表之一。 点击下图进入“冲刺直击高考” 解析:选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依据图中的地点 “大别山”和图片上的作战战略(两翼牵制,三军配合)可知,这是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示意图。 D [点击 命题角度] 视角一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史实和罪行 [例1] (2012·江苏高考)民主人士章乃器曾说:“我们在不久以前,还在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孰知大好形势突然逆转,国家又濒于危亡,悲痛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语形容的。”这种“悲痛的心情”源于 ( ) A.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B.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C.汪精卫在武汉大肆捕杀共产党人 D.国民党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 [解析] 北伐时期汉口、九江的英租界被收回,从题干“欢呼北伐的胜利,以为……我们这样生活在租界的人也可以不再受外国人的轻视、侮辱了”可看出作者欢呼的是反帝斗争取得的胜利。由“国家又濒于危亡”可知B项正确。 [答案] B [拓展归纳] 抓住“三种力量,三条线索”,形成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的专题性知识 1.第一条线索——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 (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 (2)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 (3)侵华策略的变化: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采取“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策略,重点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4)日本投降: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结束。 2.第二条线索——蒋介石集团对日政策的发展演变 (1)“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执行“不抵抗”政策,成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基本特点。 (2)“联共抗日”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被迫答应“联共抗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蒋介石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3)“消极抗日”政策: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面对日本的诱降政策,蒋介石集团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第三条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 (1)倡导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1936年12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开辟了独立自主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3)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一方面粉碎日本侵略者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另一方面与国民党的“反共、投降”活动进行斗争。最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视角二 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例2] (2012·海南高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势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的主要内容与中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第(1)问对照材料,结合基础知识分析,从国民政府的地位、红军的地位、土地革命、苏维埃政府的地位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民族矛盾、西安事变、材料中关于国共双方的磋商与妥协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