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现代新诗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习鉴赏中国现代新诗,培养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
2、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进而背诵、默写
单元准备:
1、词的知识
词是诗的别体,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曲子词、诗余,
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以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现代是是按照内容来定义的,只要是现代人写的现代人的感情,就是现代诗。)
板书:
四言
古诗 五言
七言
律诗
近体诗
古代诗歌(旧体诗) 绝句
五四以前
小令
体裁及时代 词 中调
长调
套曲
散曲
曲 小令
杂剧
自由诗
新诗 散文诗
现代诗歌(五四以后) 格律诗
现代人用旧形式写的诗词(古体新诗)
3、鉴赏诗歌方法
①知人论世
②抓住诗歌中的意象(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把握意境,进而理解主旨、感情)
意:诗人主观情感; 表达技巧 语言
寄托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象:客观看得见的意象 意象 意境 主要内容和思想情感
③欣赏诗歌的形式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④品味诗歌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反复读诗,感受词作中作者流露的感情
2、品读意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本词景与情的关系,体会借景抒情的妙处
3、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宏阔的深秋意境,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诗词规律,提高朗读能力
2、实践“读(诗)—品(意)—悟(方法)”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背景的分析,领悟诗人心中的豪情与壮志,感受他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结合意象,体会感情,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摆脱庸俗之气,培养开阔的胸襟和高尚的情操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通过学生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的感情
2、点拨法。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点拨理清词作脉络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
学生准备:预习背诵《沁园春·长沙》、根据意境绘制或者上网搜索关于“万类霜天竞自由”和“浪遏飞舟”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结合资料图片介绍背景导入课文)
1925年的中国,当时国内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了一首词,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一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