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教材分析初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倍数与因数》教材分析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我将从课标要求、编写意图和体例、教学内容及逻辑关系 2、体例安排 教材以单元形式呈现。每个单元又由单元主题图、节、课例、习题组成。单元主题图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材料,每一节里有若干课例,例题由主题图、导入框、情景问题 、留白、填空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合作交流的空间。习题是对所学内容的的巩固与延伸,包括多种练习:随堂练习、小结练习、整理复习、单元练习。 教学内容及逻辑关系 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有: 数与代数?: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3、统计与概率: 统计(众数、复式折线统计图)。 4、实践与综合应用:粉刷围墙、打电话、数学广角。 本单元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倍数与因数》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最重要的知识之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掌握了非零自然数的乘法关系、除法关系。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浅在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倍数和因数;2,3,5的倍数的特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避免了由此带来的一些小学生不必研究的问题.这个单元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与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教材编写特点 (二)、重难点、关键、易混点 重点:理解倍数、因数、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意义。掌握2、3、5的倍数特征。 难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易混概念的辨析 关键:选择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学习内容。加强概念对比,建立清晰的倍数、因数概念。重视数学活动增强学习趣味性,有效突破难点,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猜想等方法进行探索,加强生生交流,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教材设计适当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本单元概念较多,学生不易区分,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揭示它们的规律,从而区分这些概念. 3.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和发现数的特征. 4.本单元有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测评反思、情景激励、导学探究、定教释疑、精炼达标。学法指导上体现设置丰富问题情景、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精讲点拨知识演练、自学讨论相结合等策略。 下面以因数和倍数概念教学为例说一说基本策略。 1、为学生提供具有生活意义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感悟。 例如:《倍数和因数》第一节,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不单单是一组算式,有2×6=12,3×4=12,1×12=12等等。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编一些算式,通过举例、选择典型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其目的就是为学生从数的特征上感知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打下基础。 2、引导学生概括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的共同属性,使学生学会抽象。 作为共同属性应该是指,虽然观察的对象不一样,却总有其共同的特点。如: 20的因数有:1、2、4、5、10、20 15的因数有:1、3、5、15 18的因数有:1、2、3、6、9、18 19的因数有:1、19 比较有什么发现,得出每个数的因数都有1和它本身。再来看看3的倍数,有哪些呢?2的倍数、5的倍数呢?这一环节的教学要点是在感悟的基础上概括出“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3、借助比较、讨论、强化,使学生形成概念。 虽然学生的知识已经具备,但是还必须考虑,建立新概念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定量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让学生感知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让学生找找50以内7的倍数、想想判断题的对错、认识一下完美数的神奇,也是需要的、合理的。 教学建议 ??? 教学因数和倍数概念时,可以结合教材上的直观图(2行飞机,每行6架)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2×6=12或6×2=12,再根据所列的乘法算式直接给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接下来,再结合直观图(3行飞机,每行4架)进一步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最后,让学生脱离情境图,想一想1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