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创造 假如撇开社会地位、社会关系不谈,仅从“艺术家”这个词语的本义来看,艺术家也确实必须有工匠的特征。他必须有造型的技能,他要善于摆弄泥土,摆弄石料,如果他是雕塑家的话。画家则要摆弄颜料,文学家则要摆弄语词。善于摆弄语词,是一个文学家——作为语言方面的匠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所谓“艺术天才”,非指匠人意义上的天赋。“有天赋的匠人”并不是艺术家的本质属性 。那么,该从何出去指认艺术家的“天才”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艺术天才”成立的前提。这前提有两个方面。 第一,他敏于领会包含在日常生存情感中的超越性存在。艺术家总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心灵,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光是多愁善感,并不能造就艺术家。能从情感之中领会到某种超越常俗的东西,才是造就艺术家的重要前提。 当初留学法国,作为贫穷的留学生住在巴黎的拉丁区。凛冽的寒风穿过旧屋子的破窗和门缝,阵阵袭进,使他冷得无法睡着。他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一书中回忆说:“我打着颤,听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于是借风抒怀,写下了这首女高音、单簧管和钢琴的三重奏。” 造成艺术天才的第二方面的前提是,善于将工匠性的构形技巧与对超越性存在的感悟统一起来,使前者成为后者的表现手段。这是一种从“感悟”进展到“感悟之形象表现”的能力。谁能将工匠式的技巧转变为艺术想象之资,谁就是艺术天才。 使艺术家成立的第三个条件,是创作技巧的形成。 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即使是那些公认的天才,比如音乐方面的莫扎特、贝多芬等,同样需要在创作技巧上经历艰苦的练习。莫扎特自己就说过:没有一个人对作曲的研究曾经下过像我这样的功夫。但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是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每一部作品在我们听来都像是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它们自然而然地从一个优美的心灵里流淌出来的,其中并无一点技巧的痕迹。这一现象是意味深长的,很能启示艺术技巧的本质。 技巧对于艺术天才来说,从来都不是外在的东西,而毋宁说,这种种技巧就是他的语言,是他借以体验世界并表现体验的器官。 对于莫扎特来说,写一部小说恐怕是极大的难事。他的心中也许涌动着和文学家一样深切的情感体验,但这些体验在他那里变成了曲调,变成了音乐中的“动机”。他每天都在音乐中感受世界,当他散步时,他就有可能孕育出一部了不起的钢琴鸣曲. 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后两句道: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在这两行诗句中连用了四个地名,很少有人敢这样写。四个地名堆砌起来,会让人觉得枯燥而机械,但我们读这首诗并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一连串的地名在此恰好生动地表现了战乱甫定、喜还故里之时的那种归心似箭的体验。四个地名的枯燥材料,在杜甫的笔下,反倒成了意气风发的精神形象。显然,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文学天才。 艺术创作中还有一个现象很引人注目,那就是即兴创作。 因此,艺术家即兴创作的根据在于这样两点:第一,体验与技巧的结合,长久以来成为他的特征;第二,在即兴创作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生存情感,原已积累在他的心中,并非突如其来,而只是由于当时的场景所提供的契机而被突然唤醒了。 艺术家的神思 “神思”作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在六朝时期即已形成,刘勰的《文心雕龙》对它作了专门的讨论,独立成篇(即《文心雕龙》卷六第一篇)。 此篇开首即借用《庄子。让王》中的话——“形成在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用以指明“神思”的本意是指人心可以突破眼前景物之局限而达于高远之境界,故云“文之思也,其神远矣”。艺术之构思,不是做当前景物之奴隶,而是神思。我们在此引述其中的两段文字: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夫神思方远,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所谓“神思”,通俗地讲起来,就是艺术想象。艺术想象与通常的想象不一样。人们通常发挥想象力是形成一种“联想”,由一物而念及他物。这种联想,始终停留于具象之物上,是由此物而达于彼物。在这样的联想中,没有“神”在。 艺术家是如此看世界的,他不脱离情感地看世界。创造性的想象力来源于情感的深坑与澎湃,并非处于技巧的高明。某人即使有技巧上的天赋和积累,若无情感的力量,他仍会于创作之时搜索枯肠。 这样的诗句令我们感慨其想象的美妙。若再一想,岑参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来?不能不说是边塞生活赋予了他极其深刻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塞外经历戎马生涯,身出与江南迥异的严峻的自然环境,对祖国南方的思念,与军旅生活中的豪迈意气结合在一起,长久的积累,成就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以致再看到大学纷飞、厚积于树丫之上时,其慷慨的诗句就几乎脱口而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