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标时代外用型渔药优质性的表现及科技立异思路.doc

国标时代外用型渔药优质性的表现及科技立异思路.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标时代外用型渔药优质性的表现及科技立异思路

国标时代外用型渔药优质性的体现及科技创新思路 陈昌福1 尹伦甫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430070;2、长沙思维科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0329) 随着GMP认证及地标升国标的全面实施,大部分业内人士都认为我国渔药产品已进入同质化时期。但从2007年的市场反馈情况来看,不同企业生产的同样成分、规格的产品质量、疗效仍参差不齐,一些成立时间长、注重产品质量、科技投入大的重点企业在质量方面继续处于优势地位。 外用型渔药是指直接向养殖水体中施加的渔药,即通常使用的消毒剂、外用杀虫剂、水质改良剂。外用型渔药与其它类型渔药最本质的不同是外用型渔药需要通过水作为载体和介质来分散、分布和渗透,其发挥药效必须通过以养殖水体为分散相的二次分散来发挥其药效。外用型渔药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的产品科技含量,下面笔者就遵照国标规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外用型渔药产品质量谈谈几点看法,与同仁真诚探讨、共同提高。 外用型渔药产品优质性的体现 1、感观 这里指产品从外观、气味、形状、颜色和稳定性等能直接观察到的项目来进行评估。以“氯氰菊酯溶液”为例,一个优质产品往往外观澄清、瓶底无杂质,呈黄色至浅褐色,有微刺激性气味等。根据农业部公布的2007年四个季度兽药质量抽查结果,水产药品平均合格率为80%,这意味着市售产品中有二成存在质量问题。劣质外用型渔药主要表现在乳油剂的分层、悬浮剂的沉淀、粉剂的结块、包装涨气等情况。 2、配方的科学性 当前国标配方大多仅是做了粗略的规定,这给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的操作空间。比如三氯异氰脲酸,国标规定“本品为三氯异氰脲酸与无水硫酸钠等配制而成”,如果直接用三氯异氰脲酸加无水硫酸钠混合分装,虽然产品质量合格,成本也低、但疗效差;研究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助剂能大大提高杀菌消毒效果,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品种不同,增效程度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试验创新。此外,乳油剂是外用型渔药中重要品种,也必须在国标配方的基础上调整,加入稳定剂、防冻剂、助溶剂等辅助因子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3、原药的分散度 制剂中原药的分散度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原药的分散度越高,药物颗粒越细小,单位重量的药物粒子数量越多,药物粒子在水中更容易均匀分散,杀菌杀虫几率越高,从而提高了药效。例如“溴氰菊脂溶液”,按常规技术乳化后颗粒直径为0.1-30微米,而通过超微乳化后,颗粒直径为0.01-3微米,经检验颗粒直径缩小了10倍,药效提高了5倍。 4、对水质环境的适应性 我国面积广阔、南北水体水质环境差别很大,比如酸碱度、硬度、含盐量等都影响乳油杀虫剂的使用效果。近年来,我们通过搜集、监测各地养殖水体水质指标数据,按区域调整“虫立净”、“双杀令”等产品的乳化剂配方,确保了在各地使用效果都很好。 5、使用功能表达 渔药制剂技术主要是从农药、兽药方面移植过来,因此,其设计思路局限于药剂粒子作用于寄生虫、细菌、病毒等致病生物标靶的效果和因果关系,忽视药剂粒子的二次分散、渗透等与养殖水环境的互动关系。比如外用型杀虫药,许多厂家还在延用农药生产技术,农药一般只要稀释2000倍左右,而水产杀虫药在池塘中一般要求稀释10000倍以上,当按照农药生产技术制造出来的产品泼洒到池塘后,在超高稀释倍数下破乳,产品聚合,药物粒子在水体分布不均匀,导致产品无效甚至产生药害。 因此,优秀的生产企业都非常重视外用型渔药在水体中二次分散体系的研究,尤其是药物粒子的扩散方式、分布特点及渗透情况。其生产的产品进入水体后,药物粒子能迅速扩散、分布均匀、长时间悬浮在水体,从而保证了药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外用型渔药创新思路 GMP后时代,渔药企业为提升竞争力均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新时期外用型渔药的创新思路,应从专注于一次分散体系也就是配方的研究,过渡到二次分散体系也就是渔药的分散、分布、渗透等方面的研究,来促进配方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具体可以通过各种助剂增强外用型渔药的水溶性,通过表面活性剂技术来提高药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性能,通过采用超级乳油、微乳化、超微粉碎等前沿技术来改进渔药配方及剂型等等,达到提高外用型渔药产品质量的目的。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