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岳麓版七年级汗青上册第四单位课文思虑题谜底.doc

岳麓版七年级汗青上册第四单位课文思虑题谜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岳麓版七年级汗青上册第四单位课文思虑题谜底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文思考题答案 第20课 1、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少。你认为影响这两次战役胜负的原因有哪些? 答题参考:官渡之战——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实行屯田,保障了混战时期,军队的粮食供给,人才的重用。袁绍--骄傲轻敌,放过人才的重用。赤壁之战——北方人不习水战;曹操自以为是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从这两次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决定战争胜败和关键因素不在全力的多寡,而于人心 向北;能否根据具体的军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挥,也是直接影响战争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理由。 答题参考: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未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并存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生产。三国是在各自统治范围内的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是一进步,它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全的环境,各国统治者又都重视发展生产,为全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3、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诈,诸葛亮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历史实际吗?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题参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被贬低和歪曲的,不符合历史真实。 这是因为罗贯中受封建正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待曹操所致。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文武全才,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著名诗人。当然受时代和阶级局限,曹操也有狡诈凶残的一面。但纵观曹操的一生,他功大于过,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具有政治远见,能根据千变万化的政治军事形势,运用计谋出奇取胜,这都是符合历史真实的。但小说《三国演义》把他神化了,被当成是智慧的化身,这是艺术的夸张和虚构。 4、找一找古人描写赤壁的诗词歌赋。 答题参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语文单杠中学过的有关赤壁的诗词歌赋,背诵其中的名篇名句。比如诗歌有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词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第22课 1、唐朝诗人刘禹锡对西晋来灭吴作了这样的描写:“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暗然收。 千寻铁链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查看资料,了解金陵,石头城指现在哪个城市。你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 答题参考:金陵、石头城是指今江苏南京市。这一历史事件具有进步意义,它标志着三国时期的结束,国家实现了南北统一,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的稳定,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2、查查“草木皆兵”的典故,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故事。 答题参考:成语“草木皆兵”、“投鞭断流”和“风声鹤唳”都源于淝水之战。这此些成语典故反映了前秦皇帝符坚在淝水之战中由狂妄自大 ,到临阵惊恐的心态,是前秦失败和一个重要原因。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几个政权曾统一了黄河流域? 答题参考:曹魏、前秦、北魏、北周 4、想一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有什么好处? 答题参考:1)有利于加强对黄河流域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控制;2)有利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3)离开旧都能减少改革的阻力,加速改革的进程。 5、观察图片或查阅资料,解释“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答题参考:“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历史现象,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的民族融合,说明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逐渐融合一体的历史趋势,是历史的进步表现 第23课 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题参考:1)江南社会的相对稳定。2)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3)北方人口南迁的影响。此外还有政治中心的南移、优越的自然条件等。 2、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想一想,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后来,这一情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题参考:材料反映了汉朝时,江南和两广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贫富差别小,经济生活落后的状况。东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出现了繁华的大都市和外贸港口,如建康、江陵和番禺等。 3、纸在汉代已经发明,为什么南朝时才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答题参考:1)当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各地区之间基本处于彼此封闭状态,相互联系甚少,不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和传播。2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