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日常生活调查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社会日常生活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收入与支出的变化,从而了解到农村生活的变化,我进行了一次以“农村社会收入与支出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步骤 (1)时间安排 9月22日:拟调查大纲 9月25日:制作调查表 10月1日—10月3日:对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沙田镇道石村村民进行调查 10月15日:得出调查结论 10月17日:完成调查报告 (2)调查人员 初102班 谢薇薇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这次调查,我调查了爷爷家以及其附近的居民家。 三十年前,我爷爷的老家还是实行农村集体经济,人民公社时代。在那个时期,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我走访了爷爷家附近的黄大爷与付大爷家。同样地,他们的家庭也是处于极度贫困的时期。 当时爷爷那个生产队有350人,其中老人(60岁以上)60人、劳动力(18—59岁)70人、小孩(0—18岁)220人,平均一个劳动力要养活5个人。生产队有水田200亩,旱地100亩,水田每亩年产量400公斤稻谷,总产量80000公斤。每亩上交公粮50公斤,统筹粮50公斤,水利粮等50公斤,生产队提留粮50公斤,共40000公斤,剩下可供分配的粮食只有40000公斤,人均只分配到粮食110多公斤稻谷,折算回大米为77公斤,一年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天只有大约4.2两。而当时一个人一顿饭就要吃半斤大米才能填饱肚子。副食品更少,只有过年过节时才能吃上一点猪肉,平常要吃红薯、野菜充饥。 以下为爷爷 20口人之家的家庭年收入支出表 表一 爷爷家收入支出明细表 年收入实物 总产量/公斤 折算人民币元   年支出实物 实物数量/公斤 折算人民币元 稻谷 2200 792 稻谷 2200 792 玉米 100 20 玉米 100 20 花生 100 100 花生 100 100 黄豆 10 16 黄豆 10 16 红薯 500 20 红薯 500 20 肉猪 5 14 肉猪 5 14 鸡 2 4 鸡 2 4 合计   966 合计   966 人均收入   48.3 人均支出   48.3 从上表可以看出,生产队的时候分配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也就是分多少吃多少,不够吃只能自己上山找野菜补充,手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一九八零年开始分田到户了,爷爷翻出发黄的老账本来给我们看。当年爷爷家有二十口人,分得水田12亩,旱地6亩,这年粮食稻谷产量5400公斤。除了上交公粮600公斤,水利粮600公斤,家里还有4200公斤粮食。人均有粮食210公斤,6亩旱地种上花生、红薯、黄豆、玉米,收获花生200公斤,红薯800公斤,黄豆100公斤,玉米200公斤。家里还喂了一头100公斤的肉猪,三十多只鸡。 年收入列表如下 表二 爷爷家收入支出明细表 年收入实物 总产量/公斤 折算人民币元 年支出实物 实物数量/公斤 折算人民币元 稻谷 4200 1512 化肥 1200 360 玉米 200 40 农药 30 80 花生 200 200 粮种 120 120 黄豆 100 80 子女教育 200 红薯 800 40 还信用社贷款 500 肉猪 100 400 鸡苗 30只 30 鸡 30 300 猪苗 1头 40 合计 2572 饲料 400 200 人均收入 128.6 全家人生活费 600   合计 2130       人均支出   30 从表一和表二对比可以看出,一九八零年分田到户后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两倍多。分田到户头一年就解决了温饱饱问题,但是从表二我们发现,爷爷家一年耕耘下来,节吃俭用才积下442元钱,还不够明年的生产投资钱,恐怕明年还要向银行贷款购买生产资料,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当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是值钱的东西,收音机,电视机都没有,住房也紧张,除了爷爷奶奶、大伯二伯有独立的房间外,其他的兄弟共一个房,姐妹共一个房。到了八五年,爷爷家才买有电视机,是黑白的金星牌,彩电冰箱等还是梦想。二零零零年才买到彩电,二零零五年才买有摩托车,就是二零一零年的今天也还没有冰箱。 到了二零一零年,爷爷家的人口已增至62人,分成了14个小家庭,30年时间人口翻了三翻,现在只有大伯和二伯两家人留守在农村,由于乱砍滥伐林木促使气候加速恶化,降雨量减少,小河断流,村庄的水田变旱地,旱地变荒山,青状年只好外出务工另谋出路,往城市移动。大伯家有5口人留在农村,耕种着2亩水田3亩旱地,家庭兼养一些猪和鸡鸭,去年家庭收入15000元,家庭开支14000元,一年到头只积下1000元钱,虽然现在也住上了小洋楼,有了彩电和摩托车,但是这些都是节吃俭用省下来的,大伯现在一个星期还难得吃上一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