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鼓励捐纳卖官肥了谁_.pdfVIP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朝皇帝鼓励捐纳卖官肥了谁_.pdf

泛 读 史  话 清朝皇帝鼓励捐纳卖官肥了谁? 文/薛  锋 捐纳作为一种升官途径和规则,在中国自古以来 原职。 似乎就有之。只不过在历朝历代都把捐纳当作官场潜 清代盛行的捐纳虽 规则,好像都是悄悄地秘密地进行着,而把捐纳作为 然说是银两缴纳国库 朝廷确立的国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径和规则,似乎 的朝廷行为,但因制度 只有大清王朝独一家。因而足以证明大清王朝是中国 缺陷、无法监管、漏洞 史上最没有出息最没有前途的腐朽没落王朝。 多多,大清王朝中的各 据说,当年大清皇帝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 级官吏依然可以雁过拔 便下诏书开始鼓励全国的富户捐纳,于是捐纳一发而 毛,从中渔利。比如,捐 不可收,直至大清王朝覆亡才走到了尽头。把捐纳当 官的手续费和捐纳资, 作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源来组织经营,而且对于官职明 主事官员可以多报少 码标价,一手付钱一手分发官帽,大把大把的银子收 缴,层层截留,多处揩油。 缴进了国库,一顶顶官帽批发了出去,康熙皇帝也曾 而那些位高权重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们,甚至还可 因此招堵塞了朝廷官员私下卖官渠道而沾沾自喜,但 以肆行无忌地插手捐纳运作过程,从中大捞特捞一 他哪里知道:国家制度下的官帽批发收缴上来的银 把。 两不足整个卖官交易的九牛一毛,更多银子早已在暗 清末的庆亲王奕劻便是一位卓越的卖官“成功 中流入到了他的皇后嫔妃、皇亲国戚以及大小太监的 人士”。奕劻当时权倾朝野,就连袁世凯也是投在他 手中。 的门下而发达的。不少豪门子弟、富商大贾为了闹顶 比如,乾隆初期,朝廷里规定白米20石可捐一个 乌纱戴戴,也都投到奕劻的门下;一些中下层官员为 县丞,但在具体运作中,20石白米却是远远不够的, 了得到肥缺或更大的乌纱,也纷纷奔走于庆亲王府。 起码要多到40石到60石,而且还要看县丞任职地区 《庆亲王外传》称:“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 的富庶程度而向上浮动。当年江浙有一个县丞,就是 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 花费了120石白米捐纳而来的。试想,那些花了大价 如市’也。” 钱捐纳当上官职的人群中,还不是奔着捐纳数额几倍 凡是到奕劻门下求官者,自然要献上大笔银两, 几十倍的回报熙熙而来的,能有几个会是真正“为民 其中杨士骧的山东巡抚一职,出十万两银子买得,袁 办事,为民解忧”的于成龙呢?! 世凯、徐世昌等人也都是花重金买得更大的乌纱才 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清代早期的捐纳大 得掌大权的。有一次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便放 抵可分以下几种:一是“捐实官”,只要捐了钱,即 出口风,说此缺当售银三十万两。后来盛宣怀提出要 可到差,或待机补缺,这一种捐纳花钱最多,但却是 买,奕劻知道他做官撸了不少银子,便想榨他一把, 能够买到实职肥缺;二是“捐前程”,付了钱就取得 说“别人三十万可以,你就非六十万两不可”。后来 了做官的资格,即使一时补不上实缺,也可在等待候 盛宣怀托人说情侃价,才以三十万买下这顶乌纱,但 补的过程中穿相应级别的官服、使用相应级别的车 奕劻要求“须交现金,不收他物”。没几年,奕劻靠买 辆,但要等待机会才会有实职官位可就;三是捐考试 官和贪污受贿所得便达几万万两。 资格,也就是付了钱即可以为监生,有了考举人的资 清代盛行已久的捐纳卖官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 格;四是“捐升迁”,即小官可以花钱买顶大官乌纱, 上冲击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却严重污染了清代官场 谋求官职的晋升;如果是因犯错误被革职而丢了乌 和社会风气,大大加剧了官本位负面影响,因而成为 纱的官员,一般也可以用花钱的方式买回乌纱官复 多遭后人诟病的清代一大社会痼疾。 2010年9月10日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