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古文运动推手韩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平则鸣–古文运动推手韩愈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篇名: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作者: 吳詩慧。國立花蓮女中。一年九班 指導老師: 謝文靜老師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1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壹●前言 在中國文學史上,六朝時候盛行駢體文,直至唐朝前期,這種駢四儷六的風氣仍 在沿襲著,韓愈在這種風氣之下,憑著自己的力量,向這股文風挑戰。他的古文 寫得精彩動人,直至整個文壇都被有所影響,也引發更多人追隨他。韓愈居於唐 宋古文八大家之首,在文學史上將他的革新活動稱為「古文運動」。 直至今日,韓愈的文章仍為世人所研究,甚至是列為教科書上必讀之文,其受重 視的程度,可見一斑。我對於這位大宗師寫作古文的風格、背景、以及他在文學 上地位其實還不夠熟悉,因此決定以他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藉此可達到加強學 習的效果。 我將以文本細究與相關文獻探討的方式來深入探討韓愈為文的風格、文字運用手 法、文學史上的地位以及其他相關研究。 貳●正文 一、生平 韓愈,字退之,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又因曾任吏部侍郎,稱「韓吏 部」。唐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洲市)人。生於唐代宗大曆三年(西元七六八年),卒 於穆宗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年五十七。思想方面,韓愈崇尚儒家之道,排 拒佛老思想。 三歲而孤,由兄嫂撫育成人。七歲讀書,十三歲而能文。在二十一歲參加科舉考 試,歷經三度落榜,二十九歲時,為董晉辟舉,任汴州節度推官。三十五歲於長 安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次年任監察御史。三十七歲那年,因〈論天旱人飢狀〉、 請寬民繇役、除民租稅等事,指斥朝廷,被貶為陽山令。 憲宗元和元年,獲赦回京,任國子博士。後歷任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考功郎中、 考功知制誥、中書舍人等職。曾任行軍司馬從裴度出征懷西,參贊軍機,後因有 功擢受刑部侍郎。 五十二歲時,由於上表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瀕臨死罪;幸得宰相裴度力救,遠 放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 歷任國子監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職。於穆宗長慶四 年 12 月 2 日卒。敬宗贈禮部尚書,李翱為其寫行狀上朝廷議諡號,諡為文,世 稱韓文公。(註 1)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2 不平則鳴-古文運動推手韓愈 二、韓愈古文創作淵源 韓愈古文共有三百五十五篇,而關於他的古文淵源,可分為兩方面探討:一方面 是源於家學,韓愈的叔父韓雲卿、兄韓會,在中唐都以寫作古文而知名於世。例 如韓會曾寫過一篇〈文衡〉,對於六朝駢文加以批評,認為文之用在於助教化、 陳善惡,此種文學觀念,必然對於韓愈古文創作有所影響。而與他同時代的盧暢 說韓愈「能為古文,業其家」,可見當代人也認為韓愈的古文是承其兄韓會而來。 另一方面,韓愈的古文則是源自於他的師承,其中影響最深的,第一位是梁肅, 根據《唐摭言》的記載,韓愈曾直接受教於梁肅,他是中唐初期的古文家,為文 以道德為主,主張宗經載道;韓愈倡導古文要蘊含仁義道德,可說是得自師傳; 另外一位則是間接影響韓愈的獨孤及,近人錢基博認為梁肅作文得獨孤及之傳, 而他的文章又為韓愈效法,所以獨孤及對於韓愈古文創作亦有影響。(註 2 ) 三、韓愈的古文創作風格(註 3) 韓愈古文創作的重要理論即是「唯陳言之務去」以及「辭必己出」。「唯陳言之務 去」指的就是所做的文章應當避免使用陳腔濫調;「辭必己出」就是指文章中的 辭彙要由自己創作而成。韓愈的〈近學解〉正是這方面的最佳典範,文中單是自 創詞語,就有「貪多務得」、「細大不捐」、「詰屈聱牙」、「含英咀華」、「同工異曲」 等詞語,後來甚至皆成為今日常用成語。 以下舉出幾篇韓愈古文創作來說明關於他的文字運用手法。 1、「取其意不取其辭」: 在韓愈〈薦士詩〉中有言:(註 4 )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到。 』 由此可見韓愈對於聖人所訂定的經典文字,是不敢有所議論的,他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