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兼论第六次科技革命问题
载 《科学与社会》2012 年第 1 期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兼论“第六次科技革命”问题
*
刘兵
201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何传启等人,将其有关“第六
次科技革命”的研究成果公布,引起了一些相关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院士们
的关注。然而,作为传统的科学史概念的科学革命,在学术上历来是有些不同
理解的。本文即尝试从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出发,就科学史研究中有关科学革命
的观点,结合新近出现的有关“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说法,做一些分析与讨
论。
一、科学革命的概念
在笔者有关科学编史学的著作《克丽奥眼中的科学》(修订版)中,关于
科学革命问题,曾有这样的描述:“当人们谈及科学的历史发展和科学的成就
时,不论是在科学哲学家中还是在科学史家中,乃至在一般公众中, ‘科学革
命’已成为一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在我国,近年来,尤其是随着库恩的科学
哲学理论被译介之后, ‘科学革命’这个概念(或按西方常用的术语,作为科
学哲学或科学史中的一个常用的 ‘隐喻’)更是有口皆碑。然而,当人们广泛
地使用这一概念时,并不一定总是对此概念作了明确的限定,使之具有前后一
贯并且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涵义,这一方面影响了对科学发展的描述的精确
性,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混淆、误解与争议。”[1]
美国科学史家柯恩(I. B. Cohen) 曾考查过, “科学革命”作为一个科学史的
概念,其自身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他的结论是,“revolution”这一专
门术语最初是来自天文学和数学领域,与它获得了现今“革命”一词涵义的历
史相伴,“科学革命”的概念起源于18世纪。[2]
实际上,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革命才成为撰写科学史的一个核心的
组织原则。而这种情况的改变,主要由三位学者的三部著作所产生的影响。这
三们学者和三部著作分别是: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H. Butterfield)在
1949 年出版的《近代科学的起源:1300-1800》,英国科学史家霍尔 (A.R.
Hall)于 1954 年出版的《科学革命:1500-1800》,以及美国科学哲学家和科学
史家库恩(T. Kuhn)于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在这当中,库恩的著作影响最大。它使人们开始不仅仅关注规模巨大的第
一次科学革命,而且使人们转而注意到科学中单个的、规模较小些的革命,并
认识到革命在科学中的发生或许是科学发展的一 规律性特征。
种
* 作者简介:刘兵(1958──),男,辽宁海城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二、有多少次科学革命?
在现实中,人们对于科学革命的用法并不统一,有时甚至相当随便。例
如,正像有人注意到的,柯恩在他研究科学革命的专著中[3],就曾提到了 66
场不同的科学或智力革命。[4] 当然,这些不同的“革命”不仅仅涉及整体性
的科学革命,也涉及把科学革命的概念用于科学的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柯恩只
是在对那些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称之为革命的事件的历史进行具体的考查
分析。而实际上,正是因为对于什么是近代科学的根本特征、什么是近代科学
起源的标志、以及什么是科学史所要描述和考查的内容等问题,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看法,才会出现这种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科学革命概念的现象。
与之相关地,就出现了对科学革命的不同指称甚至于不同的分期 。以某些
科学史领域中的权威人士的看法为例,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库恩最先引入了
第二次科学革命的概念:“在 1800 到 1850 年间的某个时期,在许多物理科学
部门,特别是一些被当作物理学的那些领域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工作的特点
有过一个重要的改变。这个就是我把培根式物理科学的数学化称作第二次科学
革命的一个原因。”[5] 美国科学史家布拉什(S. Brush),则把第二次科学革
命的时期作了大幅度的扩充:即 1800-1950 年,并认为“在西欧的文明中只见
到过两次这种规模的完整科学革命。” [6] 柯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适合去背的照片.PDF
- 逆全球化背景下的.PDF
- 选考科目及方式大幅变更,申请者请务必详阅本简章内容!.PDF
- 通信电源节能,创新无止境.PDF
- 通过再分配解决不平等治疗不得法,使病更糟糕.PDF
- 通过灯光激活想象力爱情与浪漫的邂逅.PDF
- 邓城锋.PDF
- 郑愔-咏黄莺儿.PDF
- 郎朗爆料姜文朋友圈爱发什么.PDF
- 采购方式公开招标.PDF
- 幼儿园国际禁毒日主题班会标准教案(.pptx
- 变态心理学课件全套).pptx
- 2025年安徽省阜阳市颍东区向阳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龙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马店集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七里湖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