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43包生绦虫精要
* * 细粒棘球绦虫 (Echinococcus granulosus) 在我国流行的棘球蚴绦虫主要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以前者重要。 细粒棘球绦虫又称包生绦虫,其幼虫称棘球蚴也称包虫,可寄生人体,引起棘球蚴病或称包虫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人兽共患病。 一 形态 1.成虫: 是最小的几种绦虫之一,体长2~7mm., 除头节和颈部外,链体只有幼节、成节和孕节各一节,偶尔多一节。 ⒉虫卵:与猪、牛带绦虫相同,在光镜下难以区分。 ⒊ 棘球蚴: 园形囊状体, 大小与寄生时间长短 寄生部位 宿主不同而异, 小的直径不足1cm,大的可达40cm。 囊壁 囊内含: 棘球蚴 外层为角皮层 内层为生发层 亦称胚层) 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孙囊、囊液 囊壁外有宿主纤维组织包绕,形成假囊壁 ★游离于囊液中育囊、原头蚴、子囊统称为棘球砂。 棘 球蚴 原头蚴:系胚层向内芽生形成的,呈园形或椭园形,与成虫结构相似,但较小,缺顶突腺。 生发囊又称育囊: 由生发层的有核细胞发育形成。 囊壁仅有一层胚层,直径约1mm的小囊, 内含5~40个原头蚴。 胚层 原头蚴 子囊:可由母囊的生发层直接长出,也可由原头蚴或生发囊进一步发育形成。子囊结构与母囊相似,囊内也可长出原头蚴、生发囊,以及与子囊相同的孙囊。 二 生活史 : 成虫寄生于犬、狼、豺等食肉动物小肠上段→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源、牧草及动物的皮毛→被中间宿主牛、羊等动物包括人吞食→在小肠内孵出六钩蚴→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至肝、肺等器官→经3~5个月发育成棘球蚴→含棘球蚴的牛、羊等动物的内脏被终宿主犬、狼吞食后→囊内的原头蚴散出,吸附在肠壁上,约经8周发育为成虫。 注意 ★随着寄生时间增长,棘球蚴体积不断增大 ,囊内原头蚴数目可由数千、数万,甚至数百万个。 ★棘球蚴囊壁一旦破裂,原头蚴在中间宿主体内播散可形成新的棘球蚴。 ★棘球蚴被犬、狼等终宿主吞食后,囊内所含的每一个原头蚴都可发育为一条成虫。 所以犬、狼肠内寄生的成虫数量可多达数千条甚至上万条。 ★成虫寿命约5-6个月。 ★人可作为细粒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 人若误食虫卵可在人体发育为棘球蚴。 棘球蚴可寄生人体所有部位,但最多见的部位是肝脏和肺。 棘球蚴在人体可存活40年甚至更久。 生活史要点: ⒈终宿主是犬、狼等食肉动物,成虫寄生在食肉动物的小肠上段。 ⒉中间宿主是牛、羊、等食草动物包括人。 ⒊在中间宿主牛、羊体内经3~5个月发育为棘球蚴,人误食虫卵,在人体发育成棘球蚴。 ⒋感染期:虫卵 感染方式:经口 ⒌在人体主要寄生部位是肝、肺等组织。 三.致病: 主要是幼虫棘球蚴致病,称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 对人的危害以机械损害为主,由于棘球蚴不断生长,体积越来越大,压迫周围组织、器官,引起组织细胞萎缩、坏死,其囊液具有毒性或过敏反应。 儿童和青年为高发人群,40岁以下感染占80%,严重程度取决于棘球蚴的大小、数量、寄生时间和部位。 棘球蚴寄生部位: 可寄生人体任何部位,我国据新疆病例分析,最常见的是肝脏(69.9%),其次是肺(19.3%),再其次为腹腔、脑等。主要引起肝、肺等组织的棘球蚴病。 原发感染多为单个,继发感染常为多个,棘球蚴生长缓慢,往往在感染后5~20年即童年时期感染至成年后才出现症状。 肝棘球蚴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极其复杂,常见症状有 ⒈毒性和过敏反应:患者可有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发育障碍、恶病质现象、荨麻疹、血管神经水肿等 。 因外伤或手术不慎造成棘球蚴破裂,大量囊液外溢,可产生过敏反应,如进入血循环,严重的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囊内的原头蚴、子囊、育囊等进入人体可引起继发性棘球蚴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