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采访实施阶段 熟练掌握采访中的各种基本技能,注意口、耳、眼、手的协调运用,尤其是要学会在采访中发问、观察、和记录。 第一节 掌握提问的技能 一.记者必须学会发问 1.善问是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谢晋说:“美国的记者很注意资料工作,善于在接触采访对象之前从资料中掌握有关情况,事先准备好提出的问题。他们采访实践通常不超过半小时,提出的问题简明扼要,角度独特,采访效率甚高。而国内的不少记者不大善于利用资料,采访体温大同小异,缺乏自己独特的角度。因而,常常要对记者从头讲一遍集资的简历。其实,本人的籍贯、年龄、艺术经历,只要一翻材料就全都有了……” 2.善问能够提高采访效率 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说:“在美国的那些日子,几乎天天要接待新闻记者。多的时候一天五六批。一般一次采访不超过半小时至40分钟,不能什么都问,搞‘马拉松’式谈话。有一个纽约时报的记者,他只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发表了3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我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不难看出,他在采访之前是做了许多研究工作,看了不少书籍和资料的。” 3.善问才能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中央电台的记者采访邓小平 吴小莉采访江泽民 二.常用的提问方法 1、正问法(开门见山) 2、反问法(激将法) 法拉奇采访卡扎非、斯诺采访毛泽东 3、迂回法 三.提问时应注意的问题 1.提问宜具体 具体的发问可以更集中的获取记者所需 给采访对象明确的指向,防止答非所问 2.提问宜简洁 把背景单独列出来 请问部长造成目前我们一些高校相当部分教职工不安心教学、相当的学生厌学辍学、甚至逃课经商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提问宜间接 美国新闻学家麦尔文·曼彻尔把采访提问归纳为开放式与闭合式两大类。 直接提问与间接提问 中央及媒体记者采访谢军 “喂,谢军,嗯,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紧张比赛,我想你一定是累了吧? “但我想你一定是又累又兴奋吧,你现在的心情是不是这样?” “……这次获胜你有什么感想” “开放”与“闭合” 开放是问题范围很大,可以长篇大论回答。比如问一个田径运动员:“你对这届运动会有什么看法?”这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运动员回答这一问题有相当大的余地,甚至可以做长篇的谈话。反之,如果问这位运动员:“你对新落成的体育场跑道印象如何?”这就是一个闭合式的问题。运动员职能明确、间断地答复,或者说“适于快跑”,或者说“妨碍快跑”,或者说“这是第一流的跑道”等。 先“开放”后“闭合” 曼彻尔指出:记者在采访当中,通常总是以开放式问题作为采访中的第一个问题。这样,被采访对象才能张口说话,在回答问题时,不受拘束,可以轻松自如地漫谈。然后再由开放式问题逐步过渡到闭合式问题,以取得具体、明确的采访素材。 闭合式提问遭拒 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不是绝对的,可以互相转换。有个美国记者去调查“黑人在就业上是否受歧视”。她向许多黑人提出了一个闭合式的问题:“你有没有受到过歧视?”回答总是说“没有”。而谈到具体事情时,又证实他们受到歧视。这位女记者哀叹:“黑人不说真话。 开放式提问提供转机 可以问他们:和他们具有同等资历的白人,是不是比他们提升得快?和他们同样工作的白人,工资是否拿得比他们多?如果他们是白人,现在可能在做什么工作?有没有黑人有工作能力却找不到工作的?确实,将原来的闭合式提问换成了这类开放式问题,效果就可能好些。 4.提问宜合情合理 什么是合情? 关于“你有什么感想?” 什么是合理? 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批评电视记者的采访时机不当 参赛的运动员在马拉松长跑艰辛奋进的途中,竟有一些新闻记者沈着话筒,有的坐在汽车里,有的走在路上,追随运动员“采访”,问些“你有小孩么,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有多少岁了?……在什么单位工作?”“你爱人对你参加比赛是什么态度?”等等无关紧要的问题,使气喘吁吁的运动员苦于应付,受到干扰,并且破坏了运动行径的秩序。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立刻又有一群记者伸着话筒围了过来,使运动员不得不停住,上气不接下气地答问。 实话实说案例 第二节 重视视觉和听觉功能的运用 现场观察的必要性和独特功能 记者应该学会如何去“听”? 一、现场观察 记者用眼睛采访,即在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现场或新闻现象所处的环境中,记者运用创造性的方式方法,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官去察看、去体会、去搜集与新闻现象相关的事物,进而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去挖掘事实所蕴含的更深的新闻价值。 二、记者掌握新闻现场观察艺术的必要性 观察新闻现场是新闻记者进行采访的基本工作。毛泽东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在场,如果不能睁大眼睛,捕捉细节,深入思考,也无非就是简单地记录一下事件的发展流程,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音色(乐音与噪音).ppt
- 音调、音色、响度三者区别.doc
- 音响理性思维 音响二十要.doc
- 音响专用名词.doc
- 釉上彩简介与种类.doc
- 语文高考冲刺-每日小题.docx
- 语音编码 第7篇.ppt
- 语音技术前沿与应用07.ppt
- 语音信号处理 第八篇.ppt
- 语音信号处理12235135.docx
-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种质资源中期库建设项目报告表.pdf
- 全自动X射线轮胎检测系统建设项目报告表.pdf
- 桐庐县前溪流域治理工程报告表.pdf
- 年产34万吨瓶装纯净水高速生产线升级项目报告表.pdf
- G2531杭州至上饶高速公路(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中环至浙赣界(杭州段)报告书.pdf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大湾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pdf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含答案(9科试卷).pdf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下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9科试卷).pdf
- 河北省石家庄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含答案(9科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