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与中点相关的辅助线.doc
与“中点”相关的辅助线
河北省晋州市实验中学数学教研组(052260) 苑 建 广
在几何题中,经常给定某边上的“中点”这个条件,有时需要通过做辅助线才能把该条件及图形的内涵释放出来.本文对此予以探究.
一. 倍 长 中 线
例1.如图1,△ABC中,AD为BC边上的中线,且AD平分∠BAC.求证:AB=AC.
析解: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CE.易证△ADB≌△EDC,则∠BAD=∠CED,CE=AB;结合∠BAD=∠CAD,得∠CAD=∠CED,则CE=AC,于是得AB=AC.
例2.如图2,AB=6,AC=7,AD为AB边上的中线,试求AD的取值范围.
析解:延长AD到E,使DE=AD,连结CE.易证△ADB≌△EDC,则CE=AB=6.在△ACE中,易知7-6=1<AE<7+6=13,进而可得0.5<AD<6.5.
例3.如图3,△ABC中,点D、点E为BC边的三等分点,连结AD、AE. 求证:AB+ACAD+AE.
析解:延长AD到M,使DM=AD; 延长AE到N,使EN=AE,连结ME、NC. 类似例1可得ME=AB,CN=AD.在△AEM中,有ME+AE=AB+AEAM=2AD;在△ACN中,有CN+AC=AD+ACAN=2AE; 二式相加,得:AB+AE+AD+AC2AD+2AE,即AB+ACAD+AE.
点评:通过“倍长中线”,把例1中的“△ABC”补成了“菱形ABEC”,把例2中的“△ABC”补成了“ABEC”,把例3中的“△ABE”、“△ADE”补成了“AEMB”、“ACND”,使“分散”的条件变得“集中”起来.实际上,“倍长中线”的实质是把一个“三角形”变换成了“平行四边形”.
二. 构 建 中 位 线
例4.(2009,齐齐哈尔中考)如图4-1,在四边形ABCD中,AB=CD,E、F分别是BC、A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分别与BA、CD的延长线交于点M、N,则∠BME=∠CNE.(温馨提示:连结BD,取BD的中点H,连结HE、HF,借助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完成证明.)
问题一:如图4-2,在四边形ADBC中,AB与CD相交于点O,AB=CD,E、F分别是BC 、AD的中点,连结EF,分别交DC、AB于点M、N,判断△OMN的形状,请直接写出结论.
问题二:如图4-3,在△ABC中,AC>AB,D点在AC上,AB=CD,E、F分别是BC 、AD的中点,连结EF并延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若∠EFC=600,连结GD,判断△AGD的形状并证明.
析解:(1)△OMN是等腰三角形(方法类似图4-1).
(2)如图4-4,连结BD,取BD的中点H,连结HE、HF.
易知HF∥AB,且HF=AB,∴∠1=∠3;同理可得HE∥CD,且HE=CD,∴∠2=∠EFC;结合AB=CD,∴HE=HF, ∴∠1=∠2;∵∠EFC=600, ∴∠3=∠EFC=∠AFG=600,∴△AGF是等边三角形,∵AF=FD, ∴GF=FD, ∴∠FGD=∠FDG=300, ∴∠AGD=900,即△AGD是直角三角形.
例5.(2009,河北中考)在图1至图中,点B是线段AC的中点,点D是线段CE的中点.四边形BCGF和CDHN都是正方形.AE的中点是M.
(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点N与点G重合时,点M与点C重合,求证:FM = MH,FM⊥MH;
(2)将图1中的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得到图2,求证:△FM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将图2中的CE缩短到图的情况,△FMH还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不必说明理由)
例6.如图6,△OAB∽△OMN,点P为NB的中点,连结PM、PA.
求证:PM=PA.
析解:延长NM到N/,使MN/=MN,连结N/O、N/B; 延长BA到B/,使AB/=AB,连结B/O、B/N.则有PM=N/B,PA=NB/.又易知ON=ON/,OB/=OB, ∠NON/=∠BOB/,∴∠NOB/=∠NON/-∠B/ON/=∠BOB/-∠B/ON/=∠N/OB,则△NOB/≌△N/OB,于是N/B=NB/,进而PM=PA.
点评:三角形的中位线有“数”和“形”上的双重性质.在“数”上,它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在“形”上,它与第三边平行. 例4属于“遇到两边中点,连结中位线”;例5-6属于“构造中位线”,转化数量关系,最终把中位线在“数”和“形”两方面上的内涵予以充分释放.中位线是一条常用辅助线,想到这一层,许多问题极易打开思路.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高中数学《平面向量与复数》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及解析).pdf VIP
- 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详解及测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夏普 DX-2008UC 2508NC 彩色复印机 维修手册.pdf VIP
- GMP与无菌操作相关要求知识培训.docx VIP
- 夏普 MX C5081D C6081D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第五代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造价编制指导意见(5G补充定额).docx VIP
- 夏普 MX M850 M950 M1100 黑白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 夏普 MX363 453 503 4528 维修手册.pdf VIP
- 标准图集-14J938-抗爆、泄爆门窗及屋盖、墙体建筑构造.pdf VIP
- 夏普 MX-2600N 3100N 2601N 3101N 4101N 5001N彩色复印机中文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