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矿地质及开发地质(上)
笫一章 钻井地质 笫一节 钻井地质设计 第二节 地质录井 第三节 完井资料整理 第四节 油气水层综合判别 第五节 试 油 1.裂缝描述的主要内容 (1)裂缝产状:倾角、走向、与储层产状关系; (2)裂缝规模:纵向穿切深度、横向延伸长度、 分布密度; (3)裂缝开启程度,充填程度及有效开启程度; (4)裂缝力学性质; (5)裂缝组系及在油藏内发育分布规律; (6)裂缝的储油能力(φ)和渗流能力(K)。 二.裂缝描述 2.岩心裂缝描述 (1)裂缝形态 (2)裂缝产状 (3)裂缝力学性质 (4)裂缝充填物 (5)裂缝组系描述 (6)微裂缝描述 岩心裂缝长度、宽度、开度、密度 确定岩心的方向,一般在定向取心井中可以直接确定裂缝产状,而非定向取心井可通过岩心古地磁定向确定裂缝的产状。 主要是区别张性缝还是剪切缝 充填物种类:矿物、泥质、古土壤等碎屑物,沥青质等等; ①根据裂缝产状,力学性质及相互交切关系划分裂缝组系。 ②根据裂缝交切情况判别形成时间早晚 3.其它地下裂缝信息 (1)测井信息 (2)定向取心, (3)试井可判别有无裂缝, (4)示踪剂测试可定性判断裂缝发育程度及走向, (5)注采连通干扰情况,可判断大型裂缝发育情况。 4.露头裂缝调查 5.裂缝物性估计 三.裂缝与局部构造的关系 1.各裂缝系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裂缝方向的变化不仅与地层的倾角有关,而且与其走向有关。凡是地层发生弯曲处都会相应的产生裂缝系统的变化。经过地层方位的校正就可以确定裂缝与构造应力的关系。 2.裂缝密度与构造形态有关 在局部构造上,窄而陡的构造顶部裂缝发育、不对称构造的陡翼及隆起构造的端部裂缝发育、被次级褶皱复杂化的平缓翼裂缝也很发育(图3-17)。四川地区以钻探裂缝发育带油气为目标的布井经验是:占高点、沿长轴、沿断层、沿扭曲(习称“一占三沿”)。这是四川地区几十年勘探裂缝性油气储层的经验总结。 3.局部构造上裂缝发育具有继承性 所谓裂缝发育的继承性是指新老地层的裂缝发育带在构造部位上具有一致性。例如四川石油沟气田地面侏罗系地层裂缝发育区和裂缝组系都是沿长轴分布,地下三叠系气层的主要裂缝系统和井间干扰也是沿长轴分布的 4.裂缝与断裂破碎带的关系 断层形成的第一个阶段是大量的微裂缝形成;第二个阶段是由于微裂缝的形成而使岩石的坚固性下降,导致应力集中,许多微裂缝合并而成为大裂缝;第三个阶段形成大断裂。大断裂形成后常伴有新的羽状裂缝,因此,靠近断层附近发育着大量裂缝,但离断层不远则很快消失。 四.裂缝预测 1.利用曲率法预测构造裂缝 2.利用地应力预测裂 3.数值模拟法 五.基岩裂缝性储层 基岩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沉积盆地中的火成岩基底;广义的基岩则包括不整合于年轻的生、储、盖岩系之下的所有岩层。潘钟祥的观点,认为基岩既包括沉积盆地的火成岩基底,也包括盆地中下古生界的古老岩层。基岩油藏的特点是生油母岩一般都位于基岩储层之上 在我国,碳酸盐岩类基岩裂缝性储层较多,如著名的任丘潜山油田, 火山岩类基岩裂缝性储层:新疆的石西石炭系潜山, 变质岩基岩油藏如辽河的东胜堡潜山、胜利的王庄潜山、胜利的埕北 30块潜山、玉门的鸭儿峡志留系变质岩油藏。 第四节 陆相储层基本特征 陆相碎屑岩储层具多层、薄层、互层特点 (湖盆这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 冲积的、河流的、三角洲的、湖泊的、沼泽的而且搬移距离一般均小。 多数湖盆面积在1-- 0.1 ×104 km2-。这就决定了碎屑物源区与沉积中心间的短距离、高坡降的古地理基本面貌 湖泊水体较小,波浪、湖流能量也相对较小。对陆源碎屑物的改造作用相对较小 多级次的高频率的湖进湖退,给湖盆沉积物刻下了多级次旋回的烙印。 (1)近物源、多物源、多沉积体系 (2)湖盆规模较小 (3)湖泊规模小、水体能量小 湖盆沉积体系 的环境特征 (4)频繁的湖进湖退 二、不同环境的储层共存,加剧了储层的非均质性 1.各种环境的物源离湖区距离都很近 由于陆相湖盆规模一般较小,周围山地的碎屑源区距湖区很近,特别是湖盆短轴一侧的沉积体系更是如此。一个沉积体系从近源端的冲积扇到最远端的湖泊中心,整个搬运流程,近者仅数km,远者数十km。生油区形成的烃类,较短距离的侧向运移,加上沿断裂的垂向运移,就足以波及整个沉积体系,包括最近碎屑物源的冲积扇砾岩,也会成为陆相含油气盆地中的重要储油层。而海相含油气盆地还未见有冲积扇含油储集层的发现和报道。冲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