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外部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及试验方法.docVIP

汽车外部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及试验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外部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及试验方法.doc

汽车外部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及试验方法   摘 要:本文针对于汽车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以及试验方法进行分析和详细阐述。   关键词:汽车灯具 装饰用电镀铬 电镀品质 试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TQ15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08-01   当今社会很多汽车外观都采用装饰用电镀工艺,不仅可以给汽车灯具增添时尚感,而且还可以使汽车整体富有高级感。但是,由于汽车上的电镀件通常都是暴露在室外,而且要经历各种环境的考验,所以汽车外部用电镀件需要很严格的工艺和评价标准。一般汽车灯具会根据使用条件选择电镀种类,现具体分为4种:等级U,使用条件为严苛,适用例为外装部品;等级S,使用条件为严格,适用例为外装部品;等级A,使用条件为普通,适用例为外装部品;等级B,使用条件为缓和,适用例为内装部品。下面对于A社某款日系车尾灯上的装饰用电镀铬的电镀工艺以及试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1 电镀种类   A社日系车车灯装饰用电镀的种类为等级S,使用条件为严格,适用例为外装部品,素材种类为塑料。   2 电镀品质   2.1 电镀方法   电镀方法在基材上通过电解使铜,镍,铬等元素附着到表面,使其具有金属光泽。另外,镍层也细分为好几种电镀方法,此款车灯采用的是电镀方法是2重镍或3重镍+分散应力(镍封),微小孔铬。2重镍及3重镍的情况下,半光泽镍层厚度不小于镍层总厚度的1/2。   2.2 镀层最小厚度   厚度测定以显微镜方法为基准,也可用电解膜厚计测定。另外,只针对于铬,用荧光X射线式膜厚计也可。镀层厚度的测量部位,原则上应为厚度最小处。但因镀件形状使镀层薄厚不均时,可经当事者间的协商变更测量部位。除锌合金及铝合金基材外,其他基材可以用镀镍代替镀铜。铜厚度应能保证外观及冷热循环性。虽然形状、大小、成型条件等基材条件不同,至少测定点铜层厚度应为镍层厚度的1倍以上。镍镀层最小厚度和铬镀层最小厚度根据使用环境不同也有着不同的规定。   2.3 外观性   在室内光下,距试验面500 mm进行目视。镀层表面应平滑有光泽、不存在污点、鼓胀、伤、割伤、素材外露、砂眼、不光滑等异常现象。但,不适用于整车上目视不到的部分。由当事者间协商确定限度样本,限度为整车状态在太阳光下间隔50 cm目测,外观缺陷不明显的程度。   2.4 耐腐蚀性   盐水喷雾试验(SST):根据JIS Z 2371或ASTM B117连续进行。对S级、A级,不进行飞石试验不生锈为合格。对于塑料素材,无需进行盐雾试验(SST)。   促进耐候性试验(Corrodkote):根据JIS H 8502或ASTM B380进行。可以选择的配制Corrodkote粘合液的方法如下:称量2.5克硝酸铜(Cu(NO3)2_3H2O),在容量烧瓶中溶解并用蒸馏水精确稀释至500 ml,称量2.50 g氯化铁(FeCl3_6H2O),在第二个容量烧瓶中溶解并用蒸馏水精确稀释至500 ml(当不使用时,氯化铁溶液应存放在黑暗处并用橡皮或玻璃塞子塞住)(氯化铁溶液存放期不能超过2周。因为时间太长会产生不稳定性)称量50.0 g氯化铵(NH4Cl)在容量烧瓶中溶解并用蒸馏水精确稀释至500 ml。然后精确测量7.0 ml硝酸铜溶液,33.0 ml氯化铁溶液和10.0 ml氯化铵溶液,将上述溶液放进倾口烧杯并加入30.0 g瓷土,用玻璃棒搅拌之。Corrodkote粘合液应即调即用。间隔50 cm目视不到生锈、变色。但,对于U级以外,至少不出现局部腐蚀率超过10%的情况。适用面积小于25cm2的情况,全体腐蚀率不得超过10%。对于S级电镀工艺促进耐候性试验为48小时以上。   皮膜耐蚀性试验(CASS):根据JIS H 8502或ASTM B368进行。间隔50cm目视不到生锈(表面生锈)、变色等。对于S级电镀工艺皮膜耐蚀性试验为60 h以上。   2.5 冷热循环性   对于S级,基材为塑料材质,根据以下试验方法进行冷热循环时,冷热循环周期为4以上,经试验后有效面不发生膨胀、剥离、割裂现象为合格。冷热循环试验方法:表6的条件为1次循环,原则上电镀后放置48小时以上,进行该循环。   注⑽由当事者协商决定。   2.6 密着性   塑料基材的密着性按照以下试验方法进行,基材与镀层间不容易发生剥离。但,判定基准根据试验方法而不同,由当事者间协商确定。以JIS H 8630附属书6或ASTM B533的方法为基准。原则上,电镀后经48小时放置后,按以下步骤试验:⑴在镀层表面用尖锐的刃物划十字,刃物应接触基材。⑵从交点侧将锐角部的镀层皮膜掀开。⑶于电镀面垂直的方向拉起掀开的皮膜。塑料基材的镀层密着力为,剥开幅度10 mm,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