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_0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距离爆发鸦片战争不到50年。在179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历史上不太显眼的事件大英帝国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庞大代表团出使中国。这是天朝上国和大英帝国的第一次正式接触,马克思用这样的语句来描述此次访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随着历史的流逝,这一在当时并不显眼的事件被许多学者重新审视,其意义甚至被提高到先进社会和传统社会相遇,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将其描述为两个世界的撞击。
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如同多棱镜一般,投射出许多值得讨论的议题。在这段造就了历史进程矛盾与冲突的传播活动中,虽当时并未有学者提出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但媒介仍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崔保国曾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这段文字恰到好处的描述了媒介:除了媒介自身纵向的发展外,媒介本身的影响还横贯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结构,心理认知,角色身份,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传播而存在,深受媒介之影响。当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通过马嘎尔尼访华事件来讲述媒介环境如何改变人类思考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并从历史的镜子中找到启迪,无疑是有价值的。
一、媒介环境学及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回顾
媒介环境学这个术语由麦克卢汉提出,1970年尼尔?波斯曼接受麦克卢汉的建议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将媒介环境学定义为试图揭示其隐含而固有的结构,揭示媒介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林文刚在《媒介环境学北美学术简史》做了这样的分析:媒介环境学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感知、人类意识或者人类思维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研究。
《清史稿》记述到:五十八年,英国王雅治谴使臣马嘎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驻京,及通市浙江宁波、珠山(舟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大多数文献都认为是马嘎尔尼希望以平等的地位与乾隆进行谈判,因此拒绝单膝下跪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以西方体制与中国不符为由,拒绝了扩大贸易通商谈判等请求。
在西方英国率先实行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于向海外扩张寻找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而中国在乾隆时达到了康乾盛世顶峰。据统计清乾隆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51%,这意味着当时中国一国的财富比世界其它所有国家财富总和还要多。如此成绩让清王朝沉醉于天朝上邦的美梦,对于一切中国之外的事物无知。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逆人类文明主流的产物。
二、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的原因
对比马嘎尔尼访华中英两国当时的媒介环境不难发现:因近代印刷术而诞生的近代报刊为英国开启了全球化的视角,为他们的去疆域化的认知奠基了思想基础。与此同时,使用传统的印刷术的中国近代报刊事业尚未起步,加之清朝对新闻出版活动控制历来十分严格,是一个报禁苛繁的朝代。以至中国近代第一报《蜜蜂华报》晚在1822年才姗姗而来。
(一)英国近代报刊与开放通商观点
1、英国近代印刷术发展
1455年西方近代印刷术诞生,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1695-1780年间,英国报纸从不足100万份增长到1400万份,一家报纸曾抱怨:目前,城市和乡村每天都充斥着报纸的洪流。在18世纪的英国,不单是社会上层人士读报,社会下层的人们也开始读报。1730年孟德斯鸠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最引使人震惊的并不是报纸的数量和不受约束,而是劳动者也在读报,瓦匠们带着报纸来到他们工作的房顶,在那里读报。一个社会中新媒介发展壮大成为主导媒介的过程,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震动和变迁。于是英国诞生出《人类理性论》、《政府论》、《利维坦》等名著,成为17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正如英尼斯所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2、英国媒介环境下的开放通商思想准WTO谈判
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印刷术发明之后欧洲文化就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了。在这个开放式的媒介环境中,英国人培养出了开放的思想和去疆域化认知。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代表团出使中国,给当时封闭的中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开放观点。马嘎尔尼希望中国能开放口岸、增设货栈、减免关税、并希望能在租地居留。这些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是一种开放而先进的观点。但那时乾隆拒绝了这种先进的观念和文化,仍然坚持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二)清朝禁教运动与闭关自守思想
1、中国近代印刷术发展
中国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初才起步,以1805年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传入为标志。传统活字印刷术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因为它于报刊长期、多次、大量的印刷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