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及其对生命观教育的启示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深厚的精神力量,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继承和发扬,辉煌的传统文穿越千年尘埃,仍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思想养份且为我们所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生命观思想,对当今高校进行生命观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1、儒家文化中的生命观与生命观教育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中的生命观对中国人的影响最为深刻。儒家文化对人的价值观、伦理观确立的核心是仁、义,仁是对人内心的要求,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则是做人的气节。儒家思想对仁、义的强调,加上后人对儒家思想中仁、义的片面宣扬,如我们在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看到的生命和义的较量,有观点认为儒家思想是重仁义而轻生死的典范,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这种过度强调“取义”甚至淡化了对生命的重视。其实,全面地去看待和解读儒家文化中的生命观,我们发现儒家文化是重视生命、珍惜生命的,儒家文化不仅强调生命存在的可贵,也关心生命质量,甚至富含着生命和谐的力量。孔子颇精养生之道,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言”这不仅是生活中的礼仪,这表明孔子注重从日常起居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死亡,在孔子看来,生命健康是他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保障。儒家文化还蕴含提高生命质量,推进生命和谐的智慧,如孔子言“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这是一种知进退,明得失的人生智慧,把人生看做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过程,提醒世人不要过分患得患失。再如,对待生命价值,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责兼济天下”认为每个人都有空间,并应当积极地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儒家思想中,确实强调仁,但儒家所提倡的仁,不仅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求,也是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一切物关系的界定。仁者爱人,这种爱,是对一切自然生命的爱,是一种向善追求,是一种爱他人,爱他物的情怀。孟子在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仁政,身处乱世之中,反对战争,关注广大人民的生命。对于如何在生命和仁义中抉择,也并不是如我们所曲解的那样一味地轻视生命,儒家文化首先强调要爱惜身体,这种爱惜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反对轻生,特别是由于种种如为名声、利益、权利等放弃生命。儒家所强调的舍生取义,是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当大义与生命相冲突才能“舍身”。而在当今我国受教育者的德育中,我们在曲解儒家思想中的“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情况下,也没有在正确的时机去进行仁义的教育,或者说是片面进行仁义教育。笔者认为,生命观教育应当在仁义观教育之前进行,学生只有在理解生命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生命意识、形成基本的生命价值观之后,才能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杀身成仁”,“舍身取义”。2、道家文化中的生命观与生命观教育与儒家文化中认为仁义是高于生命的存在态度相反的是,道家文化批驳儒家这种成仁取义的生死观,认为生命要顺从自然不是人性,而仁与义都是出自于人的本性而非自然,道家坚决反对各种类型的自杀,认为生命本身就是目的,不应当成为赢取道德名利的手段。道家文化把“自然”看做为最高价值,如《老子》二十五章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这种自然的生命观核心在于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不能破坏。对待自我生命,不仅反对轻生,还非常注重养生,因为人只有唯一生命,善待是顺应自然规律现今在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养生之道,大多都是源自道家的理论。对待自然生命,反对人凌驾于自然界其他生物之上,认为万物平等,提倡无为,不去影响干涉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道家这种对生命独到的诠释,对于当今的生命观教育有一定的启迪作用,道家生命观所包含的生命关怀对于当下浮躁、过分追求物质的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社会,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关注外在的东西而忽视生命本身、忽视内心感受,过分关心金钱、权利、荣誉,过分患得患失,再加之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来不及去思考、很少去思考生命的真谛,每天疲于奔命,物质生命丰富却幸福感缺失。而道家文化中这种人法自然、清净淡泊、虚怀若谷的思想犹如潺潺清泉,可以启迪世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本质,启发人们珍重自我的生命、关注生命健康,淡化功利心,保持一颗平常心,回归生命的应然状态,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谐人生。3、佛教中的生命观与生命观教育解决生死问题其实是佛教中的首要问题,因为对生命的认识是佛教建立的基石,传说中佛家的创始者,年少的乔达摩王子目睹了人生必经的生、老、病、死四种痛苦,领略了人生的局限和生命的短暂,毅然放弃了享受荣华富贵的人生,开始探索解脱生老病死的大道。在儒家的生死视域中,关注生,认为死是生的终止,看到生命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短暂的人生要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在道家文化中看待生死是一种顺应的态度,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物理–电磁部分习题.doc
- 大学物理下第十九章习题详解.doc
- 大学物理学(第3版上)课后习题2答案详解.doc
-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七章.doc
- 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第四章.doc
- 大学物理实验理论考试题目和答案2.doc
- 大学物理授课教案第18章光的量子性.doc
- 大学物理教学日历(上)–2014年度.doc
- 大学物理第16章原子核物理.doc
- 大学物理第5章习题答案.doc
- 2025年国家统计局北流调查队关于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的(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度中国质量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巴林左旗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国有公益林护林员招聘(6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招募特聘农技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平凉市静宁县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7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广州市海珠区华洲街道招聘雇员(4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宜昌市西陵区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docx
- 2025年威海市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开招聘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考试事项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广州黄埔区长洲街道招聘政府聘员(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docx
- 2025年宜昌市猇亭区招聘化工园区专职工作人员(6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