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皮肤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总面积约为1.5㎡,新生儿约为0.21㎡
表皮—复层扁平上皮,由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构成。
角质形成细胞由深至浅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基底层细胞与下方基底膜带之间借半桥粒相连。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多借桥粒相连。
表皮通过时间:正常情况下约30﹪的基底层细胞处于核分裂期,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有次序地逐渐向上移动,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需14d,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并脱落又需14d,共约28d,称为表皮通过时间/更替时间。
表皮黑素单元:1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枝状突起向周围约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素,形成1个表皮黑素单元。
表皮中的连接结构:桥粒、半桥粒、基底膜带。基底膜带在电镜下由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致密下层四层结构构成。
皮肤附属器包括:毛发、皮脂腺、汗腺和甲,均由外胚层分化而来。
原发性皮损: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继发性皮损: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齐平、无隆起/凹陷,大小可不一,性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2㎝,>2㎝者为斑片。斑疹根据发生机制和特征不同可以分为:红斑、出血斑、色素沉着及色素减退(或脱失)斑等。出血斑直径<2㎜时称淤点,否则称淤斑。
斑块:为丘疹扩大/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1㎝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见于银屑病等。
丘疹:
风团:
水疱: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1㎝,>1㎝者称大疱。
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结节:
囊肿:为含有液体或粘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糜烂:局限性表皮或黏膜上皮缺损形成的红色湿润创面,常由水疱、脓疱破裂或浸渍处表皮脱落所致。因损害较表浅,愈后一般不留瘢痕。
溃疡:局限性皮肤或黏膜缺损形成的创面,可深达真皮或更深位置,可由感染、损伤、肿瘤、血管炎等引起。愈合较慢且可留有瘢痕。
鳞屑:
浸渍:皮肤角质层吸收较多水分导致表皮变软变白,常见于长时间浸水或处于潮湿状态下的皮肤部位。摩擦后表皮极易脱落形成糜烂,容易继发感染。
裂隙:也称皲裂,为线状的皮肤裂口,可达真皮,常因皮肤炎症,浸润增厚或角化导致皮肤弹性下降、脆性增加,牵拉后引起。好发于掌跖,指趾,口角等部位。
瘢痕:真皮或深部组织损伤或病变后,由新生结缔组织增生修复而成,可分为增生性和萎缩性两种,表面无皮纹毛发。
萎缩:为皮肤的退行性变,可发生于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因表皮厚度或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减少所致。
痂:由皮损中的浆液、脓液、血液与脱落组织、药物等混合混合干涸后凝结而成。
抓痕:也称表皮剥脱,为线状或点状的表皮或直达真皮浅层的剥脱性缺损,常由机械性损伤所致。若损伤较浅则愈后不留瘢痕。H1受体拮抗剂分代依据: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嗜睡作用的不同:第一代: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嗜睡、乏力、困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药物还具有抗胆碱作用,导致黏膜干燥、排尿困难、瞳孔散大→高空作业、精细工作者和驾驶员需禁用或慎用,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也需慎用。第二代: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不产生嗜睡或仅有轻微困倦作用。代表:酮替芬、异丙嗪、多赛平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1.病原微生物感染2.消化道黏膜损害3.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4.水电解质功能紊乱5。骨质疏松6.缺血性骨坏死7.神经精神系统症状8.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引起库欣综合征。
外用药物的剂型选择:溶液—湿敷;粉剂—无糜烂无渗出;洗剂—炉甘石洗剂;油剂—亚急性皮炎、湿疹;乳剂—亚急性、慢性皮炎;软膏—阻止水分蒸发;糊剂—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硬膏—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增强药物渗透性;涂膜剂—慢性皮炎、职业病防护;气雾剂—急、慢性或感染性皮肤病;其他—二甲基亚砜(万能溶媒):有干燥、保护、散热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皮炎无糜烂和渗出的皮损,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⑷洗剂:即振荡剂。粉剂与水的混合物。二者互不相容。有止痒,散热,干燥及保护作用。⑸油剂:植物油溶解于药物或混于固体药物,具有清洁,保护,润滑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湿疹。⑹乳剂:由油和水乳化而成,具有保护,润泽的作用,渗透性较好,主要用于亚急性,慢性皮炎。⑺软膏:凡士林,单软膏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的剂型。具有保护创面,防止干裂的作用。渗透性较乳剂好,主要用于慢性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等疾病。⑻糊剂:25-50%固体粉末成分的软膏,作用与软膏相似,还有一定吸水和收敛作用,多用于有轻度渗出的亚急性皮炎湿疹等。⑼ 硬膏:由脂肪酸盐,橡胶,树脂等组成的半固体基质贴附于裱褙材料上。可牢固粘附于皮肤表面,作用持久,阻止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和增强药物渗透性的作用。⑽ 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