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案 (新版)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南省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 古代诗词三首之《木兰诗》教案 (新版)苏教版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4.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谁说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说得很对,谁说女子不如男啊?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叫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吗?其实,古今中外,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女中豪杰,你们知道哪些呢?数一数吧?(穆桂英、刘胡兰、江姐、萨切尔夫人、木兰……) 看来大家知道的女中豪杰还真不少!刚才有人说到一个人——木兰,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二、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鞍鞯(ān jiān),金柝(tuò),辔头(pèi tóu ),云鬓(bìn)。 2.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3.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一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三、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这样写有两个好处: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看,木兰的身份是什么? 明确: “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 明确: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提问: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明确: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师问: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明确:女扮男装。  师: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明确: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明确: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明确: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二)分析第二部分。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  师: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