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用)课件

* * 中学生面临的网络危害 主要有哪些? 沉迷游戏:荒废学业 黄毒侵害:影响身心 网上聊天:陷入虚幻 沉迷网络:诱发犯罪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梅平经常上网聊天,有一天,她的一个网友提出要跟她见面,她有点动心。 问题: 梅平能跟网友见面吗?为什么? 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 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 《新华网》:高文明,通过与网友聊天取得网友好感,获得相关资料,后利用与网友见面的机会,连续实施了8起抢劫、杀人、盗窃的大案。最终,被绳之以法。 1、上网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见面要求,不轻意约见网友,如果见面不要单独前往。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 忠告: 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单独去赴约,      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1、小齐如果长期沉溺其中,会有什么后果? 2.小齐如果想了解科学的性知识,有哪些正当的渠道? 3、小齐看过黄色网页后,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冲动? 身体受伤害,心理受伤害,学习受到严重干扰,正常的生活受影响,处理不好,甚至还会走上犯罪道路. 认真上好生理课,咨询有关专家、老师,查阅正式的生理卫生健康读本…… (1)远离与性有关的网页和画面; (2)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的特点; (3)转移注意力,把心思放在其他更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上,培养多种生活情趣; (4)设立长远的目标,并为此奋斗,让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情景探究:P73页小齐的故事。 《深圳晚报》消息:某中学初二学生刘某,迷恋 网吧,在网上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 萎靡,无心读书…..后因绑架同学李某,被依法判 处有期徒刑3年。 《新华网》:15岁的李伟经常去游戏厅,后又迷恋 上网吧,并开始浏览黄色网页。2002年7月13日16 时,李伟持刀抢劫刘某一元钱后,欲与刘某发生 性关系,因有人路过此处,李伟逃走。7月31日, 李伟被公安机关抓获。 上网学会保护自己: 2、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要提高辨别觉察能力和抗诱惑的能力。 (1)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 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 (2) 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1为什么我们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1)网络交往对象难以捉摸,网友可能故意伪装以骗取信任。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 2在网络交往中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小结: 一、上网如何保护自己? 有人认为,网络交往超越了时空,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没有限度,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南宁十四中学生小胖(化名) 南宁十四中“校花” 网络恶搞 黄继光摔倒了顺便堵了枪眼; 董存瑞的死因是被炸药包的两面胶粘住了; 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了; 与恶搞者对话 恶搞者   对这些崇高人物的恶搞,不仅是对优秀历史人物的恶意亵渎,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讽刺和扭曲。   人有娱乐的本能,但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能伤害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感情。 一要遵守道德: 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众场所, 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 对救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 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 格,不进行诈骗 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 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 施等。 二要遵守法律: 25岁网络高手成为北京 首例被公诉的非典造谣者 2003年4月北京非典疫情严重,北京青年黄群威,为了提高自己在网上的知名度,登录西陆网站,多次编造虚假非典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众恐慌心理。北京市检一分院认为黄群威故意歪曲事实并编造、散布内容虚假的恐怖信息,造成公众心理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遂对其提起公诉。    美国一名19岁的青年近2年在因特网上横冲直撞,把美国新闻总署的网页资料毁坏,网站瘫痪维修达8天之久。他还直闯白宫网页,造成白宫网站停摆一整天。他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被判处有期徒刑15个月,保护管束3年,刑满后3年内不得使用计算机. 2001年9月,黑龙江省七里河市一名17岁的在校高中学生,为满足好奇心,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把从网上搜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