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论内经谨和五味养生观.pdf
国医论坛 2007年1月第22卷第1期
FORUM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AN2007.VOL.22,NO.1·17·
略论《内经》“谨和五味’’养生观
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750004)胡凤媛
关键词:《内经》;谨和五味;养生观 发挥其补益和滋养人体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
人体的损伤,《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了“谨和五
1饮食五昧对人体作用的双重性 味”以平调人体阴阳的饮食原则。“谨和五味”是养生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防病的重要法则之一,其意包含五味和合,谷肉果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对人体具有 菜,合而服之,即饮食品种多样化,营养合理搭配,以
“养”和“伤”的双重作用:一方面饮食五味化生精微, 此调节人体阴阳,使之平衡。如《素问·脏气法时
入养五脏,滋养机体,可养正;另一方面,饮食五味失 论》日:“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调,非但无益于机体,反而偏助脏气,损伤五脏,使阴 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明确指出用
阳失衡,可导致疾病发生,久之亦可招致早衰。正如 药物以驱邪治病,用饮食以扶养正气。这是饮食疗法
《金匮要略》所说:“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可见,饮 较早的记载,也是饮食疗法的理论基础,对后世药
食失调对机体有害无益,从而成为机体致病因素之 疗、食疗很有指导价值和实践意义。张志聪日:“谷肉
一,也是饮食病因学说的理论依据。比如饮食失调中 果菜皆有五气五味,宜合和而食之,无使偏盛,以补
的偏嗜,尤其是五味偏嗜,它可偏胜本脏之气,按五 益精气。如偏食焦苦之气味,则增火化;如偏食咸腐
味所入直接伤损本脏,按五行乘侮间接伤损所胜之 之物,则增寒化。”自《内经》之后,后世又有进一步发
脏或所不胜之脏,扰乱了五脏之气的生克制化关系, 展,如《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均有专题讨论;《本
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导致疾病发生。正如《素问·至 草求真》、《太平圣惠方》载有食疗之品;唐·孟诜专
真要大论》所言:“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 撰《食疗本草》。再以后,食疗专著续有问世。目前,
夭之由也。”其临床表现,《内经》有两篇论述,一是 食疗配合药疗在中医临床上广为运用,已成为中医
《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 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昧过于甘,心 4天人合一,整体调养,鉴古知今,审时度势
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 有关食疗如何把握好“谨和五味”却是一个非常
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阐述了五脏 复杂的问题。因为人体有强健赢弱之不同,四时有寒
功能失调为病。二是《素问·五藏生成》篇:“是故多 热温凉之变化,地域有寒燥热湿之差异,等等,我们
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 必须全面考虑,做到因人因地制宜,顺时调配饮食,
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胎而唇揭;多食 这样才能养生防病,防衰益寿。
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主要列出了五 当今疾病谱正在发生着变化,如高血压、冠心
脏失调表现在所合五体病症上。 病、糖尿病、肥胖症等诸多现代病的直接原因都和饮
2“食饮有节”的内涵 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因此,回顾不同历史时期疾病谱
基于以上原因,《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食 的变化,重新体味《内经》理论,“谨和五味”做为饮食
饮有节”的理论。此“节”寓意深刻,将其含义在本义 养生的基本原则应予高度重视,并不断挖掘和研究,
基础上进行引申并拓展,包括量、质、时、嗜、沽、情、 以为人类饮食走向健康之路服务。
境和寒温是否科学合理等方面:量,主要指饮食过多 除此之外,“谨和五味”对临床药物治疗也有指
导意义。《内经》五味入养五脏理论奠定了后世药物
(如暴饮暴食)或过少(如摄人不足);质,主要指饮食
营养是否合理搭配;时,主要指时间节律,即定时饮 归经理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