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拒证特权的法经济学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属拒证特权的法经济学分析.pdf

No.6 ,2012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年第6 期 Joum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Vol. 14. No.6) {第 14 卷第6 期) ;;:j穰部带滋制;二 8眉但缸~但也组组街串份由 刘小琼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 纵横考察我国古代和西方古当代的法律规定都存在着亲属拒证特权这一制度,但是此制度在我国目前的诉 讼法中了元踪迹。赋予亲属拒绝作证的特权,是符合人性伦理和社会道德的,也是有利于司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本文重点 运用法经济学中成本与收益的理论分析得出亲属担证特权制度存在的价值和正当性。 [关键词] 亲属拒证特权;法经济学;科斯定理;成本益 [中图分类号]四1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4053(2012)06--咽65-03 是为公众服务的精神,其职业的内容尤其强调利他主义和伦 我国现行的诉讼法都规定了证人作证是一种义务,如 理性。.. [IJ 《刑事诉讼法》第48 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 3. 亲属拒证特权:孟德斯坞说过妻子怎能告发他的 作证的义务。民事诉讼法第65 条规定:法院有权向任何单 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 位或个人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如果证人为 行为进行报复,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 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按照上面的规定法律是在鼓励大义灭 亲,这会使嫌疑人的亲属证人陷入两难境地:如果亲属证人 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这是这 是本文探讨的重点,笔者将在下文对亲属拒证特权的立法 出于道德和伦理,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是不会愿意出庭指证 历史、价值和必要性进行分析。[2) 的,这样就违反了上述法律条文证人强制作证的义务;如果 (二)纵向考察我国古代亲属拒证特权 亲属证人依法作证,很有可能出于私心,冒险作伪证甚至帮 中国古代的立法中,早在《秦律》就有规定..子告父母, 助犯罪嫌疑人毁灭、伪造证据,不仅妨碍对法律事实的认定, 臣妾告主,非公室告,勿听。而行告,告者罪。..[3) 其中己隐含 而且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即使犯罪嫌疑人做到了大义灭 亲,对案件事实作了客观、真实的叙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着亲亲相隐的制度。在立法中亲亲相隐正式作为一项 法律制度得以确立是在汉宣帝的诏书中..父子之亲,夫妇之 一般还会认为嫌疑人亲属做出的有利于嫌疑人的证言效力 道,天性也。虽有祸患,犹蒙死而存之,诚爱结于心,仁厚之 不高,进行打折扣的采纳。因此,我国诉讼过程中证人拒证 特权制度呼之欲出。 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 一、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概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