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分子生物学重点考点总结(详细).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生物学重点考点总结(详细)

分子生物学总结 蛋白质 分子病 (Molecular Diseases)结构异常,分子减少或缺失所引起的疾病。 例子:镰刀状细胞贫血 (Sickle cell anemia)(anemia)——HbSHbS?223 .HBSb亚基第6位谷变成疏水的缬,导致其溶解性降低而析出 ,镰刀状,溶血. 蚕豆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家族型高胆固醇血症:LDL受体缺乏 痛风病: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缺乏 白化病:酪氨酸酶缺乏 糖尿病:胰岛素缺乏 构象病:蛋白质折叠错误导致功能改变 如帕金森氏病, AlzheimerAlzheimer’’s病, Mad cow diseases。 各种氨基酸残基在不同的二级结构中出现的频率不同 a. 形成αα螺旋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Glu、Met、Ala、Leu b. 形成ββ折叠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Val、Ile、Tyr c. 形成ββ转角能力强的氨基酸有: Pro、Gly、Asn、Asp、Ser 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稳定因素:肽键 二级结构:多肽链中某一段肽链中,邻近的氨基酸残基之间,通过氢键形成有规律重复的(α-螺旋和β折叠),部分有规律的(β转角和环)或无序的一种局部构象。 超二级结构:由几个二级结构相互作用形成的有规律的组合体。又叫基序或motif。包括αα、ββ、βαβ等。 结构域:超二级结构进一步组合折叠成半独立紧密的球状。相对独立并与该妃子功能特性相关的机构单位。基本类型包括:平行α/β型 :(1)单绕平行ββ(2) 双绕平行ββ片层;反平行β-型:(1)希腊花边ββ(2)升降ββ-筒 ;全α型:(1)升降螺旋束(2)希腊花边螺旋束;小不规则结构。 三级结构:在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及结构域基础上,一级结构相隔较远的aa残基以次级键相连,盘旋折叠成特定空间排布.稳定因素:侧链RR基团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各种非共价键,包括疏水键、氢键、离子键 和范德华力等。 四级结构:某些蛋白由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每条多肽链为一个亚基。各个亚基之间的相对空间排布和相互作用形成四级结构。稳定因素为次级键。 变性:物理化学因素使理化性质变化而引起生物学功能降低或改变的现象。实质是破坏维系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次级键,但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复性:在较弱的变性因素下,当出去变性因素后蛋白质可恢复其生物活性的现象。 蛋白质前体激活的意义:(胰蛋白酶原的激活:防止自身的消化,同时产生级联反应,放大信号。) 别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指蛋白质与配基结合后能改变蛋白质的构象,而改变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的现象。 正协同效应:当第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后,可促进下一个亚基与配体的结合。(以血红蛋白α1α2β1β2 为例) 导致AS的因素: 环境因素:高脂膳食、缺乏运动 、吸烟等 遗传因素:肥胖、糖尿病低、LDL/VLDL 升高、LP(a)升高、HDL低等等。 血浆脂蛋白的结构:具极性及非极性基团的载脂蛋白、磷脂、游离胆固醇,以单分子层借其非极性疏水基团与内部疏水链相联系,极性基团朝外。疏水性较强的TG及胆固醇酯位于内核。 四种主要脂蛋白的分离方法:超速离心法,即是根据脂蛋白在一定密度的介质中进行超速离心时漂浮速率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关键步骤是形成密度梯度。 五种脂蛋白的组成: CM:含TG最多,蛋白质含量最少,主要为 apo B48。 VLDL:含TG也多,但蛋白质含量高于CM,主要为apo B100,CI,CII,CIII0~2 LDL:含胆固醇及其酯最多,几乎只含apo B100 HDL:及蛋白质含量最多,主要为apoAI和apoAII。 Lp(a):脂质成分类似于LDL, 但多含一分子apo(a ),TG多于LDL,Ch少于LDL。 乳糜微粒 (CM,Chylomicron):主要含有外源性甘油三酯,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正常人血浆中的乳糜微粒空腹12小时后就被完全清除,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容易诱发胰腺炎。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是运输 内源性 甘油三酯 的主要形式。正常人极低密 度脂蛋白大部分代谢变成 低密度脂蛋白 。这类脂蛋 白由于携带 胆固醇 数量相对较少,且它们的颗粒相 对较大,不易透过血管内膜,因此,正常的极低密 度脂蛋白没有致动脉硬化作用,像 乳糜微粒 一样也 不是 冠心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 产生的中密度脂蛋白具有致动脉硬化作用。VLDL 大小为 30-80nm,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TG占50%左右,蛋白质部分为ApoAⅠ、AⅣ、B100、C、E等。VLDL 在肝脏合成,利用来自脂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