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M-DEM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提取及其分形计算.pdf
泥沙研究
Joum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第 4 期
2012 年 8 月
基于 M-DEM 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
提取及其分形计算
闰海涛1 ,张青峰12 , 3 ,王健12 , 3 ,赵龙山1 , 2 , 3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宇12100; 2. 农业部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
陕西杨凌 7121∞; 3.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
摘要:通过构建黄土人工锄耕(AB) 坡面微地形数字高程模型(M-DEM) ,设置不同的集水阔值提取微地形水
系,并运用网格法计算相应的水系分维值。结果表明:当集水阔值为 25 时,所提取的水系网与实际情况最为
相符,拟合程度最高(0.911) ,相应的水系分维数1. 081 可作为 AB 坡商微地形水系分维值。本研究为黄土耕
作坡面微地形水系分维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为进一步揭示土壤侵蚀机理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分形:耕作措施;集水面积阂值; ArcGIS
中图分类号:TV 14 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68-155X (2012 )04 -0018-06
前言
美籍数学家 B. B. Mandelbrot 创立的分形几何学(Fractal geometry) ,为在形态、分布、结掏上具有非
规则的自然对象定量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有力工具。其理论最早来源于对海岸线与河流长
度的研究,因此,可以说从它诞生之时起就和地学,特别是地貌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分形地貌学
的发展[IJ 。目前分形几何理论在地貌学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域地貌中河流平面形态及水系网的分
维值变化规律研究[2 -7 J 、基于盒维数与分数布朗模型等的自然地貌起伏度与粗糙度的分形描述[8 , 91 及
地表模拟的分形方法研究[四],而缺乏对地表微地形水系且其形成过程的研究与分析。
在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的研究中,人为土地管理方式是影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11 J 。土壤微
地形的形成与人为土地管理方式有着紧密联系。在黄土高原长期的耕作实践中,形成了传统耕作措施,
主要包括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等。其中,人工锄耕(AB , artificial backhoe) 是指沿地表从坡底
逐渐向坡顶锄耕,深度 4 -5cm ,并形成凹凸相间的小丘和洼地。耕作形成的垄台和坑洼在空间上不具
有对称性。这些管理往往在地表形成土粒级和土块级的高低起伏,直接影响到产流、汇流和泥沙运
动[111 。在水蚀过程中,作为反映地表起伏变化与侵蚀程度的微地形,会伴随着水蚀的发生与演变,通过
自身空间各点相对高程的变化与消长影响着径流的产生、流向、汇流和径流量[町,进而影响侵蚀类型的
演变及侵蚀产沙量的大小。由此看来,土壤微地形水系的分形研究有着为研究坡面流水侵蚀过程及其
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意义。
微地形数字高程模型(M心EM) 是一种对地表微地形空间起伏变化的连续表示方法,能细致地反映
收稿日期 :2011 -D8-10
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 1]M5007)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 10501-283 ) ;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 )
作者简介:闰海涛(1990-) ,男,山西朔州人,本科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E-mail:haiL8ogigh@yahoo.cn
通讯作者:张青峰。 E-mail: zhqf@nwsuaf.edu.cn
18
微地形的起伏变化与破碎状况,高精度的 M-DEM 已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重要数据[13] 。当前,西部大开
发中诸多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工程项目,特别是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开展都急需高
精度 DEM 数据的支持,需要建立小区域精细地貌的更高分辨率 DEM[14] 。本文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
微地形激光扫描测量的基础上,基于微地形数字高程模型(M-DEM) ,通过对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分
形维数的计算与分析,以期为黄土耕作坡面微地形水系分维的研究提供方法指导,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DEA理论的中国区域环境效率分析.pdf
- 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流域不透水表面扩张特性研究.pdf
- 基于DEM的彭阳县地势起伏度分析.pdf
- 基于DEM的湖南省地貌形态特征分类.pdf
-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省域GDP统计数据空间化方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pdf
- 基于DPSIR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广东省佛冈县为例.pdf
- 基于DPSIR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pdf
- 基于GIS与空间数据分析的野生动物疫病管理系统研究.pdf
- 基于GIS和GPS的沱江中游土壤镉和铅空间变异研究.pdf
- 基于GIS和SPSS的聊城市人口压力空间格局研究.pdf
文档评论(0)